▲ 黄 卓 绘
也许是因为名中带玉,也许是受和玉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祖辈影响,我喜欢上玉,进而喜欢上和玉相关的文化,迄今也有30多年了。在玉雕界有一种说法:玉石之美,始于天工,成于人匠,臻于文化。除了欣赏玉石的品相、品质,我们还可以从中体味文化、读出人生、品出哲理。
▲ 精美的玉雕作品 图片由作者提供
始于天工,成于人匠
玉有“不雕不琢之石”和“精雕细刻成品”的品性。在有些人眼中,原石是僵硬、冰冷、没有生命的;但在玉雕大师眼里,这些石头是通透、鲜活的,他们从石头中看出了生命的活力,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大智慧。
璞玉本身带有一种神秘朦胧之美,令人向往探究,引人无限遐思。但再完美的玉石,不经过雕琢,也很难成为一块宝玉,其价值亦无法完全显现,既不能璀璨耀人,也不能展现独特魅力。《礼记·学记》有云:“玉不琢,不成器。”唐太宗也曾言:“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业界常说,自然天成的雕琢工艺与妙到毫颠的创意设计,让其在雕刻之后似乎仍是天然之物,这才是玉雕艺术的最高境界。玉雕设计大师通过巧妙构思和匠心琢磨,令自然的玉石变成了凝练优美的玉器。雕物而现意,显示大气而刚劲有力之感,雕形而见神韵,使玉雕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创造出传世精品。
玉器的艺术之美与文化内涵离不开能工巧匠的雕琢,也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涵养。中国传统玉器追求“画中有诗”的境界,讲究意境深远似山水画,又如古典诗词凝练优美。雕后的玉品,外则温润光滑、精美别致,内则含光拔萃、精气耀人、形神兼备。另外,从古至今,玉雕都作为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方寸平台”,蕴含平安、吉祥、祥瑞等祝愿。
人玉合一,比德于玉
中国人赋予玉及玉制品一种文化理念和精神力量,这是非常独特的。除了工匠对玉精雕细刻,力求达到“人玉合一”的境界,品玉者,最终品的也是文化,心性沉淀,方可“人玉合一”。
白玉温润,翡翠晶莹,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象征“谦谦君子”的品质。有人说,爱玉之人需有玉德,方能称为君子。古人说“玉有五德”“君子比德于玉”,玉文化倡导的“五德”——仁、义、智、勇、洁,与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相互映照,亦是人生修养的理想境界。
仁,“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玉的质地温和滋润、带有光泽,具有仁爱之心,给人带来恩泽,经常佩戴,如同具有仁爱之心、生性温和的人时刻陪伴左右,感染着你,让你心态平和。
义,“理之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由表及里,看透玉的层面、质地,这是玉的忠义。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能做到五德之二,已是难得!
智,“其声舒畅,专以远闻,智者方也”。敲击玉石会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并且能传到很远的地方,说明玉是有智慧的,并且善于传达给周围的人。做人做事,大不糊涂,小不计较,是为智。
勇,“不挠而折,勇之方也”。不屈不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代表着玉有超人的勇气和气节。
洁,“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当玉断裂时边缘会有断口,但我们用手触摸并不会受到伤害,这也表明了玉的洁身自好。
玉品与人品相关,人与玉相得益彰、相互辉映。拥有或佩戴美玉之人,应该有更稳重的涵养、更文雅大方的举止谈吐,并通过品玩自己的玉品,涵养美玉般的情操。
品玉悟道,读出人生
玉文化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品玉,是对美的认识,需要长久的经验,以及在探索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知识。从玉石中读出人生、品出哲理,既是爱玉之人的乐趣,也是其自我修养的体现。
品玉,是崇尚一种精神。玉石无言,却总有一种魅力,令人深陷其中。战国时期,秦国看中了赵国无价之宝“和氏璧”,打算用15个城邑换取它,赵国很为难,担心秦国没有诚意,拿了“和氏璧”却不给城邑,赵相蔺相如携璧入秦,发现秦王果真没有交换的诚意,于是,携璧以死相逼,定要秦国先划让城邑,秦王自觉理屈,退殿而去,蔺相如连夜将“和氏璧”送回赵国……“完璧归赵”的故事,让我们对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由此也可看出赏玉、品玉似乎已经融入中华民族血液之中,体现出从古至今人们对玉石精神的崇尚和发自内心的喜爱。
品玉,是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几千年来,从王公大臣到文人雅士,从达官贵人到普通百姓,无不崇尚玉石之美。它的温润莹洁,它的典雅凝重,它的秀巧清新,让人惊叹于自然的造化,于是有了“石破天惊逗秋雨,独留巧思传人间”的佳话,有了“赏玉归来两袖香”的意境。在品玉时,我们总能寻觅到一处处如画的风景:晴空丽日时,蝶舞蜂歌,百花齐放;星辰初现时,和风徐徐,花果飘香……迷人的诗情画意是匠人雕琢的主题,玉雕中充满哲思的艺术景观总能使人思绪万千。人们崇尚玉,因为它清逸温润、淡雅自然,如春风化雨,似秋水视底,给人带来大美无言的震撼,显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与向往。
品玉,需要智慧豁达的人生态度。无论源于自然的玉石,还是精雕细刻的玉器,因经受了不断变迁的环境历练,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瑕疵,而包容瑕疵正是人们学会品玉的第一步。品玉,不仅要懂得欣赏它的美,还要欣赏它的不完美。如同我们的人生,总会经历顺境逆境,不可能一帆风顺。一场风雪使车轮陷入泥泞,考场上的一次疏忽,工作中的一次受阻……种种皆是瑕疵,恐难有尽善尽美之事,但若执着于这些,和自己盲目较劲,而忽略了人生路上的其他风景,便只能生活在痛苦之中。一块好玉的美,不会被瑕疵所掩盖,当你在品玉的过程中学会了包容瑕疵、欣赏瑕疵之时,也就更能感受它最美丽、真实的形态。以包容之心看待世界万物,人生便自有一番豁达之景。
品玉,还是一场面对人生的修行。初见一块玉石或玉雕摆件——业内称为“视玉”,令人眼前一亮、目不离物。亲手触摸一块晶莹温润的玉石时,内心深处则油然而生一种温暖、亲切的珍爱情感。伴随着品玉时光的深入,人生有了更多纵深感、探索性和趣味性,以及更充足的精神养分。“人映物,物照人”和“人玉合一”也是人生修行的目标。珠宝玉石首饰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装饰,还是情感、文化、故事等的载体,传达着主人的内心世界。玉所蕴含的谦和、含蓄、包容、礼让等品性渐渐融入人的性格,使我们拥有波澜不惊、淡定从容的大气与面对人生起落的智慧,是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张玉玲)
冰清玉润话玉杯
周婀娜
关于杯子的出现时间,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陶杯。随着生产力和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又出现了石杯、琉璃杯、水晶杯、玉杯等不同材质的杯子。玉杯产生的年代其实非常早,但早期作品很少见,直到汉、唐时期才逐渐增多,宋代有明确出土地的玉杯数量更多。明清时期政治统一,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清政府先后收复伊犁,打通了和阗地区的玉材输送之路,促使大量玉材被源源不断地送往京师。这为清代玉器制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加之乾隆对玉器的独特喜好,在北京设有官府管辖的玉作坊,同时还在苏州、扬州等地设置专门的玉器生产作坊以供宫廷用玉需求,形成了有利于玉器手工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同时,民间的制玉作坊也能从私贩手中购得和阗玉料。在这一时期,玉器数量众多、品质极佳,制玉工艺也达到中国古代的顶峰。因此,我国古代玉杯的发展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图一: 明洪武白玉花形杯、图二: 明代青玉镂雕松梅花式杯、图三: 明代青玉双螭耳杯图、图四: 明代双龙耳乳钉纹白玉杯、图五: 清代单柄青玉杯、图六: 清代青玉托杯、图七: 明代青玉螭耳斗杯、图八: 明代仿古簋形青玉杯、图九: 清代仿古青玉匜形杯 山东博物馆供图
根据山东博物馆藏品,目前可以确定的明清时期的玉杯,样式主要有花果式玉杯、镂空式玉杯、双耳玉杯、乳钉纹玉杯、单柄玉杯、托杯、斗形玉杯、仿古玉杯等,从功用分则包括水器、茶器、酒器以及文房陈设器等。
花果式杯主要流行于宋、元、明、清时期。宋元时期的作品一般体积略小,玉杯的镂雕柄也很简单粗放。明代玉杯镂雕部分略有加大,更多地雕出细枝繁叶,造型更为精美。明代早期玉杯的制造继承了宋、元玉质器皿的传统。例如明早期朱檀墓出土的白玉花形杯,结构简练并有镂雕单柄,保留了宋、元时期的风格。
镂空式玉杯的杯体外侧多为镂空图案所包裹,镂空部分一般为枝叶,少量为树木山石。一般而言,镂空式玉杯与玉质笔洗较难区别。
双耳玉杯始见于宋代,明代双耳玉杯的造型承其传统,但样式更为丰富。最常见的双螭耳杯,以螭身为杯耳,螭后足及尾连于杯体下部。螭纹的雕刻受宋代玉器的影响,颇具虎气,有螭前足及口皆伏于杯口者,也有螭头高出杯口者。一些研究者认为,螭头头位较高者是明代晚期作品。双耳杯根据其耳的造型,又可细分为双螭耳杯、双龙耳杯、双花耳杯、镂空双耳杯、“福”“禄”“寿”字耳玉杯、兽吞耳玉杯等。
乳钉纹是明代玉器的常用纹饰,多见于玉圭纹饰的使用。在明代,包括乳钉纹玉杯在内的玉器多为妇女所用。
单柄玉杯在宋、元时期的玉质器皿中已经出现,杯口一侧平出横鋬,薄片状,或有龙、螭、莲瓣图案,其下托以弯柱,或为螭身。明代作品在此基础上发生变化,鋬、柱形式多样,花纹亦更加复杂,或镂空,或仿古,或为动物形状,或为花枝。
托杯由杯身与托盘组合而成,杯体可单独使用,其下的托盘中部有一个与杯足相扣合的圆圈。玉托杯最早出现在宋代,其使用一直延续到清代。宋代托杯的造型似碗,清代托杯的托盘较薄,其上装饰的花纹较浅,杯体形状有圆形、长方形委角、海棠式、椭圆形等。
顾名思义,斗形玉杯就是呈方形漏斗状的玉杯,斗形玉杯有的带耳,有的不带,明代发现的数量较多。
仿古玉器本身就是玉器中的重要门类,主要集中在仿制青铜彝器。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形成,经历了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大约15个世纪。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冶铸业发展达到高峰。大约到战国晚期,高水平的青铜铸造业由于冶铁工业的突飞猛进,完成了历史所赋予的使命。汉代,青铜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仍呈现出美丽的余晖。汉代以后,很少再能见到青铜器的风采。人们不愿让精美的青铜器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于是,仿古陶器、仿古瓷器、仿古玉器等应运而生,它们的仿造母本大多集中于汉以前的青铜器。早在宋代就已经有了仿制青铜彝器的玉器,明代仿古玉则是宋代仿古玉的延续。仿古玉器通常使用其仿制青铜器的原有名称,在器型上不易产生歧义。
作为玉杯中比较特殊的一类,仿古玉杯的造型以夏商周三代时期的青铜器为母本进行创作。比如玉簋,簋是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青铜簋在商周时期是重要的礼器,特别西周时期,在祭祀和宴飨时以偶数组合与以奇数组合的列鼎配合使用,仿古玉簋多作为陈设品或玉质容器使用。又如玉匜,青铜匜是先前时代礼器之一,主要用于沃盥之礼,为客人洗手所用,一般与青铜盘组合使用,但明清时期仿古玉匜不再用于沃盥,而是作为陈设品或玉质容器使用。
仿古玉器的“仿古”,一是延续传承,一是模拟仿制,这两个因素也使现在的人们能够看到古人对“过去”的理解认识以及表达方式。仿古玉器的延续传承是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朝代的更替不会完全抛弃之前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而是汲取精髓、改革陈腐。玉器作为社会制度与思想文化的载体之一,其题材设计也会在发展延续的过程中不断地变革更新,呈现出传承有序的特点。
气势磅礴的汉代古玉
方叶之
▲ 汉代古玉 图片由作者提供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时代,也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在学术与文艺方面上承续先秦,兼收并蓄不同地区的文化,并开时代之新风,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汉代文明。在此背景下出现的汉代玉器,也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同时在玉器史上体现了承前启后的过渡。
汉代的玉器继承了战国时代玉器的传统,并有所变化和发展。西汉初年的玉器继承了战国时代的传统,但开始有了变化,西汉中期以后变化更大。礼仪性的玉器 (所谓“瑞玉” )较之前减少,组成佩饰的各种佩玉在种类上趋于简化,用于丧葬的玉器显著增加,玉质日用品和装饰品也有较大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出土的汉代玉器数量和种类很多,具有很强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出土玉器较多的是一些汉代诸侯王及其亲属的墓葬,如广东广州南越王墓、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河北定县中山怀王刘修墓、简王刘焉墓、穆王刘畅墓、北京大葆台广阳王夫妇墓、江苏徐州楚王墓、河南商丘梁王墓等。此外,还有一些汉代窖藏也出过精美的玉器。
根据器型和用途的不同,汉代玉器可分为日用品、装饰品、艺术品、辟邪用玉、礼仪用玉和丧葬用玉等。商周的6种“瑞玉”,除璧、圭外都废弃不用;佩玉的种类和数量减少,葬玉和随身玉质装饰物的种类增多。
在材料方面,汉代玉器中有许多仍是利用绿色或黄褐色的玉料,但与此同时,乳白色的羊脂玉大量增加。根据史料研究,汉代玉料的来源大部分是由和阗输入的软玉,出土的一些玉器材质,也与和阗玉很相近。
汉代继承了战国时代的治玉技术,但是有所改进。汉以前的玉器多是扁平玉片,上加浅浮雕;汉以前的玉器纹饰制作技术,主要是利用细砂研磨成浅浮雕的花饰。到了汉代,由于技术的进步,镂孔花纹和表面细刻线纹增多了,浮雕和素面玉器的表面抛光技术也有所提高,例如满城汉墓出土的玉器,表面磨得像玻璃一样光滑,器物的轮廓线和刻纹也都看上去很流畅。
在雕琢工艺方面,圆雕、高浮雕、透雕的玉器和镶玉器物较之前增多。表面纹饰的风格由以抽象为主转向以写实为主,一些像生类玉器也有了现实感和生命力,形与神更巧妙地结合于一体,这些都是先秦玉器所不及的。这些变化也反映了汉代社会和风俗思想的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汉代文化兼容并蓄,当时的玉器制作呈集中化发展趋势,产生了为数不少的宫廷及民间玉作坊。诸多因素影响下,汉代玉器的品种、数量以及工艺水平达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峰。
2023年7月11日《中国文化报》
第8版刊发特别报道《玉石之美:始于天工 成于人匠 臻于文化》、《冰清玉润话玉杯》、《气势磅礴的汉代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