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能称为黄玉的必须是肉质也被沁色为黄色,内外色一致,不露白。黄玉稀有罕见,是玉中的珍品,产量很少,可与羊脂玉相媲美。白白玉又称“中国玉”,是和田地区的典型玉石。
和田玉都有哪些颜色呢?大家都知道,和田玉的颜色是比较多的,有些颜色也是比较少见的,大家对于少见的和田玉颜色就没有那么熟悉了,大家最为熟悉的就是白色的和田玉。为了大家对和田玉颜色有更深的了解,下面我们给大家讲讲。
红
古代流传着一句谚语:“玉石挂红,价值连城”。中国人对于红色的追求一直十分热衷,无论是瓷器还是玉器,红色都是高贵典雅的代名词。
红玉分为红玉原石和红沁玉,日常所说的红玉一般指红沁玉。天然的红玉是玉石由氧化铁等矿物质渗透沁入形成的,颜色主要以暗红和酒红为主,质感如鲜血般流动自然,玉石内部如植物纤维一般紧密有致。而人为红玉由高温烧色,通体黑红,外表粗糙,内部结构比较疏松干燥。
古人形容红玉:“艳若鸡冠,油脂光泽,其紫红处如凝血、赤红处如朱砂,质地细腻温润,硬度高”。在古代,红玉只流传于宫廷贵族,民间只闻其名不见其影。
黄
如今的玉石爱好者尚白喜绿,事实上,黄玉曾经傲视过羊脂玉。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提到:“玉以甘黄为上,羊脂次之。”明代士大夫玩玉、赏玉,都以黄玉为贵。
黄玉温润、细腻,其声若金磐之余音,绝而复起残声远沉,徐徐方尽。和田黄玉,是新疆和田玉的四大主色玉之一。其基质为白玉,因长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铁渗滤在缝隙中形成黄色调。能称为黄玉的必须是肉质也被沁色为黄色,内外色一致,不露白。黄玉稀有罕见,是玉中的珍品,产量很少,可与羊脂玉相媲美。
黄玉的黄色含蓄而内敛,自古以来就象征着尊贵与灵气。在清代,由于黄玉与“皇”谐音,又极稀少,经济价值一度超过羊脂白玉,其身价不匪,俨然成为皇室贵族专用之物。
黄玉色质温润而不艳丽,气质淡雅而不锋利,与中国人推崇的“君子之道”相符,因此备受收藏界喜爱。
白
白玉又称“中国玉”,是和田地区的典型玉石。其质地十分细腻,用手触摸有滑感,是由粒径小于0.01毫米的纤维状透闪石-阳起石晶体交织在一起的集合体。
上好的白玉被称为羊脂玉,晶莹洁白、细腻滋润、毫无瑕疵,是玉中极品,非常珍贵。在古代,帝王将相才有资格佩上等的羊脂玉。
如今很多人称羊脂玉为羊脂白玉,事实上,羊脂玉的重点不在于“白”,而在于“脂”。羊脂玉并非纯净的白,而是带了一些米黄色,在阳光下仿若凝脂,温润柔和。上好的羊脂玉最好能“白如截肪”,即好似刚刚割开的肥羊肉脂肪。
碧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从贺知章的《咏柳》中可以窥见碧玉之色究竟有多美,春意黯然,沉静优雅。碧玉是由蛇纹岩侵入基性火山岩等围岩后形成的软玉,质地坚韧、光泽温润、色泽绚丽、组织致密而透明、声音舒扬致远。
碧玉在清朝宫廷中极为盛行,由于其颜色与青铜器相近,被制作成了不少仿照青铜器样式的玉器,纹饰精细、款式别致。
虽然碧玉不如白玉受关注,但在玉石爱好者眼里却十分受宠。这得益于其产量大、颜色丰富。沉稳的菠菜绿、明快的阳绿、鲜嫩的苹果绿、淡雅的鸭蛋青……碧玉虽然被称为碧玉,但碧色间的差异给人以完全不同的感受。
青
青玉的历史悠久,从商、周至战国,青玉始终是和田玉中最受欢迎的玉石品种。由于其玉质细腻,颜色沉稳,富有“基业长青”的寓意,备受帝王喜爱,成为国玺材质的不二之选。代表清王朝最高皇权的清二十五方宝玺中,有13枚都是青玉玉玺,玉器专家都称和田青玉为“帝王之玉”。
青玉是和田玉的五大类别之一,在和田玉中硬度最高,产量占据整个和田玉产量的80%左右。青玉成因与白玉一样,都属于接触变质成因形成,只因含微量元素铁而呈现出差异。因此,价格相对较低,成为玉器收藏界最广泛的收藏品类。
对于产量较高的青玉来说,收藏时要特别注意玉器的品质。品质最好的青玉,其颜色为纯青色,质地细腻坚韧,呈油脂光泽,结构完美无明显绺裂,是收藏时最好的选择。
紫
紫玉产量稀少,颜色特征明显区别于其他玉种,瑰丽的粉紫色在软玉中实属少见,因此十分珍贵。据《文房四宝图书》中记载:“此玉罕得,粉红润泽。多作刀靶环子之类,少有大者。”
不过,古代关于紫玉的记载很少,紫玉又十分罕见,因此紫玉在玉的种类中较为低调。
墨
在玉石收藏领域中有着“一红二黄三墨四羊脂”的说法,墨玉漆黑如墨,色重质腻、纹理细致、光洁典雅,比羊脂玉更加珍贵。
墨玉的“墨”是石墨的意思,它的主要成分是碳。和田墨玉首先要达到白玉甚至羊脂玉级别,在形成过程中,跟石墨矿发生了接触,被石墨浸染进去,这时候的白玉才能够叫墨玉。也就是说,含石墨的玉才叫墨玉,否则不论颜色有多黑,都不叫墨玉。
很多人经常将其与墨碧玉弄混淆。黑碧玉是碧玉在漫长的时间下,因为宇宙射线的作用慢慢变黑形成的,本质上是一种墨绿色。
墨玉与墨碧玉在肉眼下看或许都是黑色,但在强光的照射下,墨碧玉会透出绿色的光,而墨玉则会透出白色的光晕。因此,墨玉也是人类无法轻易仿造的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