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一名,意为翡红翠绿,源于翡翠鸟名。在中国古代,翡翠为一种生活在南方的鸟,其毛色十分好看,通常有蓝、绿、红、棕等颜色。但一般这种鸟雄的为红色,谓之“翡”,雌的为绿色,谓之“翠”。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在《感遇》一诗中写道:“翡翠,巢南海,雌雄珠树从……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到了清代,翡翠鸟的羽毛作为饰品进入宫廷,尤其是绿色的翠羽深受皇宫贵妃喜爱。她们将其插在头上作为发饰。用羽毛贴镶拼嵌作首饰,故其制成的首饰名称都带有翠字,如钿翠、珠翠等等。与此同时,大量的缅甸玉通过进贡进入皇宫深院,为贵妃们所喜爱。由于其颜色也多为绿色、红色,且与翡翠的羽毛色很相同,故人们称这些来自缅甸的玉为翡翠,渐渐地这一名称也在中国民间流传开了。由此,翡翠这一名称也由鸟名转为玉石的名称了。
一、看质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翡翠的“种”、“种份”,即内部矿物颗粒结晶的致密程度、粗细。种好的翡翠,内部颗粒致密、细腻,光容易透过,看上去晶莹剔透,有水汪汪的感觉,也叫做种老;而种差的翡翠,颗粒之间结晶不致密,比较粗糙,光不容易透过,和种好的相比,看上去显得浑浊一些,也叫做种嫩。自然,我们要尽量选择种份好的翡翠。
二、看颜色。色,是指翠绿色。通常说的“翡”是红色的,不能称为“色”。绿色在翡翠中变化很大,色正、色偏、色浓、色淡,区别很大。色正、色匀、浓淡适宜者,价格就高,具有保值性和升值空间。凡是高绿(特别艳丽)或满绿的产品一定要特别慎重。因为若是真货其价位极高,一般的价格是不可能出售的。如带有少量的绿头而色泽较明亮鲜艳的即为好,其价位比较适中。
三、看“底”。除颜色外的部分为“底”,或称“底子”。一件好的翡翠饰品不仅要“种老”、“色正”,底子还要干净,不含有杂质。
四、看做工。人物雕像主要看面部是否端正,五官是否合理;动物雕像看躯干和四肢比例是否恰当,形态是否自然,花卉雕琢看线条是否流畅,布局是否合理。最能体现翡翠文化的是制作工艺。做工好、雕刻精细、文化内涵丰富的翡翠饰品,无论收藏还是观赏、佩戴都极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