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孩子开学了,也到了一年一度京东板栗收获的季节。作为最香甜软糯的干果,它在东瀛被叫做“天津板栗”,实则原产地在迁西县。可身为一个唐山人,我们这里大街小巷以此名目售出的却多为遵化栗子了、信阳栗子。
之所以要以板栗开篇,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这种栗子油润老熟的状态神似著名的和田黄沁子玉,能够以资借鉴。其二是这种到了原产地反而买到冒牌货的现象在和田玉身上也屡见不鲜。
又比如昔年一档推介哀牢山旅游的电视节目中,主持人亲手从当地一个景区的河水里淘洗出了典型的非洲红宝石,连笔者都要惊讶赞叹她的运气怎么好得如此诡异?
还记得三五年前举国治理云南旅游购物团的乱象吧? 其中占比最高的就是翡翠,许多人满怀捡漏憧憬回到家乡后才发现自己买到的珍宝原来属于智商税的范畴。此前赌石第一案新闻中的要点也在于购自缅甸的原石居然产于南美。
回到和田玉的主题上来,笔者在平日替爱好者们鉴定和田玉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有些人是到新疆旅游,顺便买点纪念品,有的人则是专程跑到和田,抱着朝圣心理。 可他们几乎是不约而同地买回来了俄料、青海料、迪拜玉等非新疆特产。
每每如此参玉都不忍将残酷的真相向他们言明,瞧着那些热切而充满期待的眼神,我们又如何好意思泼一盆冷水上去呢? 年轻气盛时我也曾经与坚称所售均为新疆精品子玉的商家争论过。
“你卖的碧玉分明是不可辩驳的俄罗斯货,你又如何保证自己所售的白玉中没有同类产品? 难道只有俄罗斯碧玉可以入疆,其产出的白玉就被义无反顾地拒之门外啦? ”
事后经过思考,之所以这种外来货品向原产地涌入的现象在和田玉身上比其它土特产还要严重许多,主要还是由于其价值密度高、差价大,以至于运费在此间显得微不足道。
加之人们习惯性地以为到了原产地,买到的自然是最地道的和田玉,也就放松了警惕,岂不料这刚好给那些无良之人留下了可乘之机,上当受骗也就在所难免了。
说到底,作为一种价格不菲又真伪难辨的商品,购买和田玉想仅凭借产区、证书、名家大师作为信用背书似乎都不太靠得住,最终还是要我们加强自身学习才能有所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