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李发模说:「与山水交友不累,与草木谈心最真」。这是「诗意的微笑」。「那山水与我们有缘」,这是一种归宿。古人交友,万物皆可为友,不拘泥做作。案台一本书,山间一缕风,甚至天上一片云,皆可为倾心之友。而我最青睐的,不是飘逸的山风,也不是缥缈的...
更新时间: 2022-03-23 阅读全文>>人到中年,浮浮沉沉,一边失去,一边珍存,曾经莫逆之交的好友成为了点头之交,有些深爱的人也慢慢化成模糊的记忆。妻子不休止的唠叨,孩子做不出题的哀嚎,甲方反复无常的无理取闹,租房租金的一涨再涨,就连公交地铁挤也拥挤的让人喘不过气。中年实在不易,...
更新时间: 2022-03-23 阅读全文>>物道君语:没有一个朝代比宋人更懂得美,正如没有一个人比宋人更懂得生活。我常常疑心,宋是历史上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且在各朝中疆域最小,更在北宋后偏安一隅。而她的美学,为何却可以超越世界一千年?宋史专家邓小南在三联中读的《宋朝美学十讲》讲到,宋...
更新时间: 2022-03-23 阅读全文>>有日子没跟大伙儿聊天了。不知道朋友们是否能在某音里,经常抖到我们。虽然很多人说已进入video时代,但我觉得文字与摄影的力量始终不虚,
一个逗号一个句号,一张定格,
本身就是时代的印记。
所以玉得琢,字得写,音得抖,片得拍,
为璞玉在众生面...
国外玉雕师作品玉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沉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但艺术是无国界的,如果玉雕师是外国人的话,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玉雕作品呢?现在就有这么一群国外玉雕师,执着于玉雕作品的创作。以不同的文化视角,表达出他们心中的玉雕艺术。而作...
更新时间: 2022-03-23 阅读全文>>玉雕对雕刻者最大的考验是创新,玉雕的创新不是某一阶段或某一时代的口号,而是所有玉雕人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人物、山水、花鸟虫鱼,题材是常见的题材,一代代的玉雕人在“常见”中寻找新的表达,总能跨过一座座“高山”,用刻刀给观者视觉上的...
更新时间: 2022-03-23 阅读全文>>五一到了,赋闲在家,略作感慨。 自打有了玉,原本枯燥的生活,变得不一样了。每个爱玉人,都有痴迷的日子,白天黑夜,谈起玉来,滔滔不绝。反正在周围朋友眼中,我就是个彻头彻脑的玉痴。养玉十几年来,变化无处不在。养玉的快乐,绝不仅仅是收藏带来的拥有...
更新时间: 2022-03-23 阅读全文>>谁要是能把庄子的《逍遥游》拍成电影,应该挺牛的。魔幻、奇幻甚至还有点科幻。拍摄难度肯定是巨大的,毕竟子曾经曰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三个烤炉装不下。”《逍遥游》是不是读懂了?平胸而论,没彻底懂。原文就是从头到尾看一遍,都得吃两片布...
更新时间: 2022-03-23 阅读全文>>“白纯束,有女如玉”都说女子如玉,这里的玉就是指新疆和田玉了。玉与女子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同样是细腻温润的性情,莹白滑润的肌理、纯洁美好的心灵、坚韧隐忍的内在。女子如玉,含蓄蕴籍、意境深远。在古代,用“玉”形容女子貌美的诗句数不胜数。例如,...
更新时间: 2022-03-23 阅读全文>>玉界江湖一直不平静,疯狂的石头故事一直在演绎。有的因一块玉,腰缠万贯,有的因一块石头由富翁成为穷光蛋。很多热钱的注入,让本不消停的玉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很多玉友在围观这些天价籽料的同时,却还是搞不明白,就这么小小的一块石头,凭什么那么贵...
更新时间: 2022-03-23 阅读全文>>世间万物有盛衰,人生安得常少年?“时光不老”的流行语,听起来像一句梦话,只是个美好的愿望。在人生的旅途中,谁不希望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然而花开花谢四季轮回,月光阴晴周而复始,人生易老青春难留…如何让青春慢些走?也许,你需要一个安静的爱好...
更新时间: 2022-03-23 阅读全文>>古人佩玉是要时刻提醒自己,举止要如玉,怀有高洁的品德;今人尚玉大抵还是因了其美观和收藏价值,更有一份对能量的祈盼。君子重玉轻美石“宝钗托于掌上,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象”。新《红...
更新时间: 2022-03-23 阅读全文>>马未都作为中国最知名的收藏大家之一,他在收藏领域的诸多观点、见解以及思想等,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而对于收藏文化,马未都老师专门提到过和田玉与陶瓷,并且给予了令人深省的评论。他是这样说的:“陶瓷文化是无中生有的,玉器文化是有中生无的,二者...
更新时间: 2022-03-23 阅读全文>>少即是多,很多东西不在于量的多少而在于质的存在。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是人生的一种智慧与哲学,当然更多是历经风雨看透事物本质的低调与放下。千金难买是清净,一点闲情逸致,一点闲心功夫,实际上是生活的大福气与大幸运,并非人人唾手可得。生活繁复琐碎...
更新时间: 2022-03-23 阅读全文>>千古名篇《兰亭集序》中有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是自然山水给中国人的精神慰藉。细说起来,俯仰之间的雅趣,除了山水,还有一样古老的事物——玉石。早在文字诞生之前的远古时代,玉石就进入了古人的...
更新时间: 2022-03-23 阅读全文>>玉雕的美,或在于形态,或在于色彩,或在于意境,也可能两者兼而有之,而意境是对玉器整体评价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可以这样说,意境是玉雕的灵魂 。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一个重要范畴,指的是作为审美主体的身心,超越了感性的具体,进入一个广阔的空...
更新时间: 2022-03-23 阅读全文>>这是女诗人李静“诗词中国”大奖赛中获一等奖的七律。这是专家、教授、行业大伽们评出来的作品,按说它的专业性与权威性是轮不到我们这些无名鼠辈评头论足的,但欣赏一下,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与认识总还是可以的。也不要问有没有资格,资格有两种,一种是行业...
更新时间: 2022-03-23 阅读全文>>中国人的浪漫,从来不在华灯溢彩的盛景中,而在最朴素的自然之景中。风之飘逸,花之明艳,雪之清冷,月之温柔,皆是历代文人笔下的极致浪漫。古人们向来追求某种自然延伸的天趣,譬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于是中国人的浪漫再也离不开“风、花...
更新时间: 2022-03-23 阅读全文>>梁启超曾说:“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诚然,一辈子说长不长,但说短也不短,倘若哭丧着脸挨过余生几十年,那么生命便成了苦海沙漠,要来又有何用? 所以,人之一生,总是需要些趣味的,有趣的生活才值得一过,有趣的人才值得一交,而有...
更新时间: 2022-03-23 阅读全文>>一寸美玉,讲一方故事;几件美玉,讲一段人生。……不玩玉不知文化深,不玩玉不解其中趣,从初见到痴迷,在无形中慢慢深陷于此。和田玉包罗万象,不同玉质、不同题材、不同工艺,盘玩时的手感都是不一样的,一触一磋间感受不同。玩玉就是一个随心随性的过程,...
更新时间: 2022-03-23 阅读全文>>独山玉作品《二尺花布》局部 陪你走在夕阳下:相濡以沫,看遍花开。世间的每一寸时光,总是伴随着昼夜的变换而悄悄生长,看着他们相互扶持,一起向前走的身影,我们心生敬意与感动从怦然心动的瞬间,到细水长流的平实,他们用二尺花布,甚至一杯水、一碗面、...
更新时间: 2022-03-23 阅读全文>>何为韵味?韵味乃风度,情趣,含蓄,气韵。闻之余音绕梁,睹之赏心悦目,品之回味无穷。山虽苍凉,却挺拔高耸,蕴含着壮美,是为韵;水虽清柔,却顺势而流,蕴含着幽美,是为韵;草虽纤弱,却风雨无摧,蕴含着柔美,是为韵;花虽娇嫩,却艳丽醉人,蕴含着亮美...
更新时间: 2022-03-23 阅读全文>>我是一个珍视自己“感觉”、“感受”、“感应”的人。|十几年前,心情压抑时曾采访一个神神叨叨的姓名学大师吕先文,他一见我名片,脱口而出:“你姓名有玉身无玉,易生病!”想想自己疲于奔命的记者生涯中,稀里糊涂生过肺病、肾病、肝病、心脏病和血液病…...
更新时间: 2022-03-23 阅读全文>>世有百室,万态应之而生,心怀清趣,小器承其大雅。尘俗浮杂,然德艺皆养于自身。白日明窗,幽室净几,饮茶以涤烦愁,翻书以静尘心,平淡里超脱俗世之外,清寂里置身浮华之中。皎然于《诗式》有云:『孤松片云,禅坐相对,无言而道合,至静而性同』。禅境,蕴...
更新时间: 2022-03-2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