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相声里说:包子吃馅儿,尿炕看片儿,评书听赞儿。见来人,好相貌,威风凛凛九尺高。虎头巾,头上罩,一朵红缨顶梁飘。身上披,箭袖袍,一条宝带围在腰。弓在囊,剑在鞘,上镶珠宝放光豪。黄骡马,透骨龙,四蹄蹬开快如风。面似火,眉如弓,两只凤眼亮如灯。长得好,五官正,三结长髯飘前胸。
这是单田芳老爷子评书里的武将赞儿,这一段贯口下来,人物马上就立在面前了,每听这种赞儿,都不得不佩服汉字的精道。而满脑子里想的都是自己的形象,比如我洗脸照镜子的时候,总能想起单老在《白眉大侠》里,给白云瑞的绰号:玉面小达摩。
开个玩笑,人到中年,尽管我每天在雕刻玉面,但自己的脸,已经基本上没什么玉质感了。身心状态虽然还没到,宠辱不惊的境界。但也能在喝茶抽烟之间,透出一股云淡风轻的劲头了。以前会追求,自己大肚能容天下之事,现如今,除了家中老小和厂里手艺,大肚也装不下太多事了,怕消化不良。
说到消化,想起自己热爱美食。那会听单田芳老爷子的评书,《栾蒲包与丰泽园》。(原著小说作者黎莹),念想着百年老字号,京城八大楼之一的“丰泽园”,葱烧海参,福禄寿喜等等,一道道招牌菜,口水是咽不停。当然,年轻的时候吃过见过的少,听一段报菜名都解馋。后来吃喝都不是重点了,“老字号”这仨字的风骨,以及老手艺人的尊严,我从最初的仰慕,一点一滴的体悟到几许悲怆。
曾几何时,咱中国人看重字号,讲究字号,一个名号,就能代表一切,就是正确、信任、尊敬。创立个“百年字号”,那得是几代人励精图治外加老天爷赏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对联挂起来念容易,坚持做一百年试试看。真难啊。
同仁堂很伟大,也很幸运。像丰泽园这样的老字号,经过了多少天灾人祸,活到那个“什么革”的年代被砸了个稀烂。里面的几位国宴名厨,被强行拉到大街上,蒸窝头,擀面条,烙大饼,临街叫卖。历史就是这么诡异无情。大家琢磨琢磨,自己的城市还剩多少老字号。只有门脸和牌匾不算啊,得活的有人样儿。咱今天玩命讲品牌,能不能把有底蕴的老字号拾掇拾掇,不只图空名,也图个真好。
《雨露丰泽》
不过这话又说回来了,咱们的老字号,自古是家族经营,家天下的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老爹这辈牛逼,富不过三代也是史实。百年老店,很多最后就是一代人的买卖,老掌柜与少东家,就跟皇上与太子一样,多大的国家与产业,手递手都没那么容易。200回的评书,能说尽一个百年的老店,现实中的咱们,还得亦步亦趋的望着一百年后的坐标,默默念着,手诚则行,心诚则灵。
还拐回到评书,“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老爷子就是这么厉害,他老人家已仙逝,评书会不会也跟着仙逝,真不好说。手艺人,有时候也是一代人的手艺。这到不是悲观,大家可以自己想想,多少年才出了梅兰芳呀。手艺成就字号,字号留住(推动)手艺,这才是个良性的循环之路。吾辈琢玉共勉。别急,再聊几句。咱过日子,终究过不成评书那样,一到关键时刻,就给听众来一扣儿,且待下回分解。现实生活哪有那么多下回,好事也罢,坏事也罢,就得当场分解,就地决断。咱都是说书人,玉是我的惊堂木,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