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迷 — 您身边的玉石专家!关注玉石迷让生活温润如玉。

手机访问:https://m.yushimi.com

上博藏玉 | 端庄典雅的夏商西周玉器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22-08-01编辑:玉石迷 当前位置:首页 > 玩家交流 > 古玉赏析 手机阅读

第二部分

端庄典雅的夏商西周玉器

(公元前2100--前771年)

夏、商、西周开始进入文明全盛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自身政权和实行礼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的用玉制度,产生了系列化的玉礼器,除了沿袭史前时期的一些种类外,还出现了不少新品,玉饰件也获得较大发展,形态以动物和想象中的神物为,有时也于人物组成复合纹样。当时贵族服装上都佩带玉器,所谓“君子佩玉”,玉饰是贵族身份不可或缺的标识。商周玉器风格和当时社会艺术风格发展一致,抽象变形,古朴谨严。

第一个橱窗中,圭和璋都是古代重要的礼器之一,它们主要的区别在于头部和柄部,圭一般是平首或是尖首,璋一般是弧首或是斜首。璋的柄部有齿牙,而圭没有。它们都是用来表现古代等级身份的,根据尺寸的不同来表明地位的不同。

《玉圭》夏代(公元前2100--前1600年)

image

《玉璋》夏代(公元前2100--前1600年)

image

第二个橱窗主要是一些仿制青铜兵器的仪仗器,比如戈,在青铜兵器中戈是实用的,但用玉仿制后便成为一种仪仗器,主要在国家重要的典礼场合以增威严,而不作为实用。

《玉戈》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戈、矛、鸟首戈》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玉戈》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戈是仪仗器,主要流行于夏、商时期。此戈内部(即柄部)由青铜制成,上嵌绿松石,规格较高,为王室之物。

《嵌绿松石铜内戈》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仔细观察可以看到铜内上镶嵌有绿松石组成的兽面,因时代久远而有剥落。

《嵌绿松石铜内戈》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玉戈》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戚也是一种仪仗器,它和斧的主要的区别在于它的两侧有齿牙,但功能是基本相同的,所谓“刑天舞干戚。” 此件玉器上装饰有兽面纹,为商代晚期最为流行的纹饰,商代铜器上常装饰兽面纹,虽然其意义仍未有定论,但却代表了商人的审美风尚。戚中有益穿孔,应是用来缚扎执柄的。兽面纹下还有涡纹和蕉叶纹,与兽面纹相得益彰。

《兽面纹戚》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直纹戚》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玉戚》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玉戚》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这几个橱窗展示的都是一些夏商周三代的装饰品,以佩饰为主,在这些器物上都有穿孔。古代的佩玉是非常多的,种类也是比较纷繁的。古代佩玉和今人有所不同,今人佩玉主要在颈部带一块玉,腰里挂一块玉,但古人是将几块几十块玉串联挂于身上,我们现在叫组玉佩,古代叫杂佩,身份越高的人身上带的玉越多。 橱窗中展示了很多商周玉器动物,大多为佩玉,动物种类繁多,以龙和虎最为常见。

image

商代晚期,奴隶制国家的初步建立,以及冶金技术发展,青铜工具开始运用于制玉行业,从而促进了制玉工艺的发展。此期玉龙在史前时期的基础上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商代晚期玉龙数量增加,造型风格发生了较大变化,从史前具有原始宗教色彩的龙,逐渐演变为一种符合奴隶社会礼制造型的龙。

商代玉龙根据造型的异同大致可以区分为:蜷体形、璜形、匍匐形等三类。这件玉龙是卷曲形,这种蜷体的形态与商代甲骨文之“龙”字亦极其接近。商代大多玉龙的形态扁平,厚度通常在0.5厘米左右。龙体较短,大多仅雕一足,尾部细而勾卷。头部长有蘑菇形(棒槌形)兕角,有的竖立,有的后伏于颈。眼睛多为“臣”字眼或菱形。

《玉龙》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这件玉龙也是卷曲形的,但厚了很多,接近圆雕类型,它的嘴形为片状工具多次切割而成的张口露齿状,以表示凶猛。蜷体形玉龙之器表大多装饰有勾云纹、菱形纹、三角形纹,纹饰皆由两条较为匀细的平行阴刻线组成,以两线中间的部分表现图案,纹饰在双钩线的刻划下,会有一种很强的浮雕感。

《玉龙》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璜形、匍匐形、圆雕形这些类型的玉龙是商代的创新形制。这件匍匐状的玉龙完全采用了圆雕的方式。上面为管钻套打而成的圆孔,多见于璜形、匍匐形玉龙上。也刻划着双钩线,由于视觉上的误差,给人一种中间部分似是被两条阴线挤出来的错觉,所以双钩线又被称作“假阳线”或“双阴挤阳”。

《玉龙》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本件玉虎为片雕,虎口微张,足部蹬地,尾部上翘并蜷曲,纹样采用双钩的方法以两条平行阴线进行刻划装饰,十分写实。商代玉器中的动物纹眼睛,以“臣”字目居多,与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臣”字相似,故名。此件玉虎目中穿有圆孔可供佩戴。

《玉虎》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玉虎》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玉虎》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除了很多玉龙和玉虎,此外还有鹿,狗,熊之类。商周的动物造型特征比较明显,多为片面雕,呈平面,圆雕较少,雕刻也不是很繁复,寥寥几刀,却善于抓住动物瞬间的动感,所以神态生动。

《玉鹿》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这件用青玉制成的鹿,上面有淡褐沁,还残留着硃砂的痕迹。鹿呈显出卧伏的动作,低着头,伸长脖子。眼睛是椭圆形的,单线阴刻出嘴、鼻。小字形鹿角,耳朵竖着,耳根有一个小孔,可以穿系佩挂。整只鹿纹饰简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玉犬》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机灵的小狗回头看到什么了呢?它正慌忙的向一边逃窜呢!

《玉熊》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小狗逃走了,又来了一只小狗熊。虽然只是小小的薄薄的玉片,但概括的外形,简洁的双阴线,却生动的展现了小狗熊强壮的体态和憨态可掬的神态。

《玉兔》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两只可爱的小兔子溜出来找食物了,一只兔子的眼睛钻成了小孔,可以穿绳挂在身上。另一只兔子的眼睛是刻出来的,胸口也有一个小孔,也可以挂在身上哟!

image

《玉蜥蜴》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尖尖的头,长长的尾巴四肢慢慢爬着,是一条蜥蜴呀。

商周时期的动物可真多呀!其中鸟的种类最为繁多,至少几十种,各种各样,有的比较写实,有的具夸张抽象的成分。商代雕刻技法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叫做双线阴刻。无论是人物、动物,大多用这种技法来表现,形成商代特征性的刀法。

《玉鸟》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这一只玉鸟,身上带有朱砂沁,有人管这叫血沁,呵呵谁见过能保存这么久的血色,即使是血沁也变成黑棕色了。而朱砂是古代殡葬常用的东西。

《玉鸟》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玉鸟》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玉鸟》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玉鸟》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玉鸟》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玉鸟》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这件玉鸟为双圈眼,大角卷尾,双足勾曲,身体部分则以卷云纹装饰组成翎纹,通体以双阴线手法勾勒,是商代典型的玉雕技法。

《玉鸟》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玉鸟》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玉鸟》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玉鱼》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商代的鱼多呈半环型,好似鱼跳跃瞬间的动感,而有些鱼尾部做成刻刀的形状,这个也是商代所特有的。

《玉鱼》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这条玉鱼,上面朱砂的痕迹明显。 商代器物上多带有红色的朱砂,是当时埋葬时撒上去用以辟邪,保护尸体。

《玉梳》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image

这个橱窗中有一件玉梳,古代平民只能用一些比较廉价的材料,比如竹、木,只有上层贵族才能用较为昂贵的材质,比如玉,象牙等等。所以这件玉梳应该就是上层贵族妇女所用。古代梳子有两种用途:一种是实用,用以梳发,而另一种则是插在发髻上作为装饰。

《龙首凤纹饰》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纪上半叶--前771年)

image

《人首龙纹饰》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纪上半叶--前771年)

image

《龙纹饰》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纪上半叶--前771年)

image

这个橱窗所展示的是一些龙凤纹饰,龙纹饰等等,是西周所特有的玉器。为一种复合的纹样,是将龙、凤、人这三种图像复合成一种图像。此类题材在西周非常流行,但在其他时代非常少见。

《幎(mi)目缀玉》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纪上半叶--前771年)

image

《瞑目缀玉》是古代独特的一种葬玉,俗称为“玉覆面”,从西周晚期开始一直延续到战国,到了汉代就演变成了玉衣,所谓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这种玉覆面往往是在墓主死后,在死者脸上先罩上一层帛,然后再将玉按人的五官缝制于帛上,就形成了缀玉。

注本文图片都来源网络,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广告位 ID:1 820x120
  • 五千年前旧冠冕:良渚文化中独特的三叉形玉器

    五千年前旧冠冕:良渚文化中独特的三叉形玉器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很高兴在给大家接着分享一些博物馆馆藏国宝的故事,本期是第十一期,本期我们聊一下浙江博物馆馆藏的国宝,也是我国非常有名的良渚文化的代表作: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三叉形器。在中国历史上,不论是夏商周时期的天子还是秦汉之后的皇...

    2022-04-04 阅读全文>>
  • 20万,70万,130万——古代玉印拍出了实际价值的零头!

    20万,70万,130万——古代玉印拍出了实际价值的零头!

    2759战国 玉覆斗钮方印估价:12万港币~18万港币20万成交2760战国 玉“文信君”覆斗钮方印估价:40万港币~60万港币70万成交2762 战国 玉蟠龙钮“鲁晷”方印 估价:60万港币~80万港币 130万成交古代玉印个头...

    2022-04-22 阅读全文>>
  • 真假良渚玉器分辨技巧详解

    真假良渚玉器分辨技巧详解

    良渚文化玉器是我国古代先民所创造的精髓玉器,这段时期也是史前玉器的鼎盛时期。今天紫色百合香为您详细介绍良渚玉器的全面收藏知识及真假良渚玉器分辨技巧。感受良渚玉器的古朴之美,鉴赏古玉的古风之韵。一、良渚文化玉器概述良渚文化是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

    2022-04-03 阅读全文>>
  • 赏玩古玉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梦

    赏玩古玉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梦

    古玉的春秋历经几千年,古代玉器雕琢是中国文化史的一场别具风格的大戏,历朝历代都有可圈可点的佳品涌现出来。广泛的私人收藏是我们这个地球人类共有的喜好和特色,因此民间市场交易的蓬勃带给大家鉴赏古代玉器的良机。我们应记住,玉器是极具历史时代风格的...

    2022-04-20 阅读全文>>
  • 从统治工具变成装饰品,玉石走进千家万户一共经历了几个阶段?

    从统治工具变成装饰品,玉石走进千家万户一共经历了几个阶段?

    现在很多人都有佩戴玉石的习惯,我们的玉石文化非常深厚,人们认为,玉石可以避邪驱祟,带来吉祥平安,玉石不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人们心中的精神寄托。但是大家知道吗?玉石在很早以前并不是装饰品,它被发现以后,经历了多个阶段才走进千家万户的,每个阶段...

    2022-04-05 阅读全文>>
  • 四神纹玉雕铺首:叩门之音清越绵长

    四神纹玉雕铺首:叩门之音清越绵长

    四神纹玉雕铺首。“今天,我专程来看看茂陵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四神纹玉雕铺首。”3月7日,来自西安市的游客王娟兴奋地说。茂陵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博物馆每年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对于大多数游客来说,国宝级文物西汉四神纹玉雕铺首是他们来此参观的...

    2022-03-27 阅读全文>>

古玉赏析本月排行

古玉赏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