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龙至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凤来则国家安宁,万民有福。龙凤玉佩 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妇好墓出土龙与凤,可以说是最能代表中华文明的图腾了。 虽然,它们只存在于神话传说之中,但自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起,龙凤纹样便频繁的出现在历朝...
更新时间: 2024-10-21 阅读全文>>在玉石的世界里,和田玉以其温润细腻的质地、丰富的文化内涵,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然而,玩和田玉却有着不同的方式和选择,正如那句 “硬” 的更 “硬”,“软” 的更 “软”,深刻地揭示了当下和田玉市场的一种现象。 如今的和田玉市场,价格贵的高货...
更新时间: 2024-09-07 阅读全文>>原创 羊儿 北美文学家园北美中文作家协会会刊《东西》第398期旧日时光,照片由作者提供【推荐语】读羊儿的散文,始终有一种来自情感的暖意,无论亲情还是友情。但她的暖意里总有一股岁月的沧桑,那种特定历史里的冷色。最终又都回归到了人世间的暖,构成...
更新时间: 2024-09-03 阅读全文>>中国人自古认为,玉,是山川之精、江河之髓,蕴天地之灵,为祥瑞之征。商 玉双鸟璜式佩
故宫博物院藏从商周时期作为介通天地的礼器开始,历经几千年的琢磨诠释,玉,早已脱离了器物本身,而被赋予浓厚的人文色彩。西周时期的王室贵族流行于身上佩玉,可从脖...
大唐盛世,国土一统,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唐代的工艺美术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陶瓷、染织、金银器、漆器、木工艺、雕刻工艺以及玉器工艺等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尤其在装饰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创造了汉代以后的又一个巅...
更新时间: 2024-06-21 阅读全文>>中国人自古就崇尚玉文化。到了唐宋时期,受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玉器有了新的特点和变化。唐宋两朝是中国封建社会非常繁荣的时期,特别 是在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马未都 观复博物馆馆长宋代 白玉卧犬 观复博物馆藏宋代 透雕对舞飞天玉佩 观复博...
更新时间: 2024-06-21 阅读全文>>央广网重庆6月3日消息(记者肖庆华 实习生邢洋洋 冉秀玲)5月18日周六,一场突如其来的瓢泼大雨,让重庆江津区白沙镇的硒玉交易市场不得不提前收摊。11点不到,往常熙熙攘攘的市场仅剩几位玉石玩家,桌面上摆放着他们在塘河、綦江挖来的大大小小、身...
更新时间: 2024-06-11 阅读全文>>文博时空/文 文博时空 作者 宋燕 故宫玉器浩如烟海,仅玉器库管理的就有 3 万余件,而其中,有超过一半都是乾隆时期制造和收藏的。在乾隆时期,我国的玉器制造技术达到了巅峰,“乾隆工”成为制玉界的一个金字招牌。爱一件事容易,精一件事太难,乾隆...
更新时间: 2024-06-11 阅读全文>>龙山文化玉器精美绝伦,展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高超工艺。玉器设计独特,纹饰细腻,融合不同文化精髓。玉铲、玉圭等器型均体现了古代工匠的匠心独运,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于铜...
更新时间: 2024-05-30 阅读全文>>文博时空/文 文博时空 作者 陈丽媛文物摄影|杜广磊设计|阿孙玉是象形字,始见于甲骨文,像一串玉之形。本义即指玉石。《说文》:“玉,石之美。”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可能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形态比玉文化更加古老,而且从未间断。早在9000多年前的新石...
更新时间: 2024-05-28 阅读全文>>玉钺 所处年代:新石器时代器物规格:长15.5厘米 宽10.2厘米出土地点:南阳黄山遗址馆藏单位:河南博物院□本报记者 温小娟 实习生 马雪菲电影《封神》中,纣王在登基大典上手持的“小斧头”,知道它是什么吗?它就是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最重要...
更新时间: 2024-05-28 阅读全文>>文博时空/文 文博时空 作者 康馨文 文物摄影|杜广磊“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发千古之忧思。此凤凰台在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陕西咸阳也有一个凤凰台,而...
更新时间: 2024-05-20 阅读全文>>清 乾隆御制翡翠雕辟邪水丞此件辟邪水丞采用整块翡翠为原料,所选用的翡翠石料质地坚密均匀,呈半透明,颜色均一,通体呈现均匀的浅水绿色,局部带有黄翡巧色。选材巨大,几乎没有杂质和绺裂,这不但在当时即便是现在来讲也是极为奢侈难得的。翡翠荷花童子...
更新时间: 2024-05-13 阅读全文>>长江下游到了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期,地域的关联促进了文化共识的形成【导读】4月27日,文汇讲堂第169期“上海文明探源:贯古通今向未来 上海6000年”(简称“上海6000年”),启动首讲《最初的上海: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到良渚文化》。上海博物...
更新时间: 2024-05-13 阅读全文>>“老乡家门口的石墩子,都是玉石做的。这种玉漫山遍野。”神话学家、中国比较文学会会长叶舒宪,在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渭河岸边的山沟里找到了《山海经》里记载的“玄玉”玉矿。《山海经》记载,黄帝在峚山种出了玄玉:“峚山其上多丹木……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
更新时间: 2024-04-30 阅读全文>>古人视玉如宝,作为珍饰佩用,古人说,“君子无故不去玉”,古人对玉的热爱不是因为玉的贵重,而是源于玉的品格,所以古语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绵延至今的“玉文化”是中国文化有别于世界...
更新时间: 2024-04-17 阅读全文>>铜兽面 三星堆遗址出土玉神人头像 石家河谭家岭遗址出土神人兽面及鸟纹玉冠状器 良渚瑶山遗址出土玉獠牙神面牌饰 孙家岗遗址出土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通讯员 汪筠 实习生 杨子妮眼下正在...
更新时间: 2024-04-10 阅读全文>>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然而在史前文化时期,艺术品中的人物造型,并不是简单的对客观事物的刻板描绘,“它是插着原始宗教(或巫术)的翅膀降临人间的”。当时,远古人按照自己的模样,创造出了一个个他们所需要,所敬仰的人物神灵,并尽自己的技艺和能力,给作...
更新时间: 2024-04-04 阅读全文>>关于半寸间:半寸间藏家交流平台由收藏家张建军先生建立,是集学术,展览,交易,收藏等一体的综合性平台。目前全网粉丝10w+,私域藏友1w+。我们立志10年建5个大学博物馆,已建廊坊师范学院张建军文物博物馆,张建军文物文化研究中心。影响,教会更...
更新时间: 2024-04-03 阅读全文>>玉璧的作用一般来说有几种,一祭天,二殓葬,三朝贺,四纳聘,五馈赠,六装饰。祭天和殓葬往往密不可分。后面四点其实从成语“珠联璧合”,“卞和献璧”,“价值连城”,“完璧归赵”等都可以看出来玉璧的其他作用。我们的古人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崇尚玉器。《...
更新时间: 2024-04-03 阅读全文>>大甸子墓地出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罐 记者李韵摄/光明图片翁牛特旗三星塔拉出土的红山文化碧玉C形龙 记者李韵摄/光明图片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凤 记者李韵摄/光明图片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勾云形器 记者李韵摄/光明图片半拉山墓地出...
更新时间: 2024-03-27 阅读全文>>一个审美的玉器时代谁创造了第一件玉琮?在第一个玉琮上过精神生活的人,又是一群怎样的人?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到了六千年前的江南。在江南太湖流域,诞生了第一件玉琮,这件玉琮的主人,在考古学里,被称为“草鞋山人”,是他们造就了“中华第一玉琮”。虽...
更新时间: 2024-03-05 阅读全文>>螭龙是我国传说“龙生九子"中的九子之一。 螭纹最早出现是在陶器和青铜器的装饰图案中,大约在春秋末、战国早期开始用于玉器的装饰上,最初的螭纹似龙像蛇,到战国中晚期才渐渐地与龙区别开来,纹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装饰图案。在我国装饰于玉器上的螭纹已有...
更新时间: 2024-03-05 阅读全文>>自新石器时代伊始,历商周至两汉,玉器的制作方兴未艾。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各个区域文化类型独具特色、百花齐放。古玉发展小史位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以蹄形器、丫形器、C形龙、玉鸟、玉蚕、神兽及神人等造型为代表,常见同一样稿的多样设计;制作工艺以雕...
更新时间: 2024-02-2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