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和田玉的产地鉴别本身就是一个科研难题,接触和田玉多年的老专家主要依据经验便可准确定出产地,不过也有较难确定产地的情况。带皮色的和田玉子料属于和田玉中的珍品。
和田玉现在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大家喜欢的,而随着和田玉市场的发展,市场上造假的和田玉是比较多的,在买和田玉的时候如果不注意鉴别真的很容易买到假的和田玉。为了让大家对造假和田玉有更深入的认识,下面小编给大家讲讲和田玉造假的三大现象。
1、以假乱真
(1)和田玉仿制品
市场上常见的和田玉仿制品有玻璃、石英岩、蛇纹石玉、大理石(见下图)等,近几年还出现了硅灰石、水镁石仿和田玉,但新疆市场上水镁石较少见。对于无经验的消费者而言,这些仿制品外观极为相似,乍看较难区分,确实能起到掩人耳目的作用,使得一部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受损。
(2)假子料(非和田玉)
鉴定师在检测工作中遇到一种人造材料仿和田玉子料,外观与和田玉子料较为相似,磨圆度较好,手掂较重,比重与和田玉相近,切开后发现外部材料为玉石粉与胶的混合物(局部可见大量气泡),里面夹有大量金属块。这种假子料只要切开就很易鉴定,但在未切之前具有一定的迷惑性。石英岩仿子料的情况也比较多见,例如白色石英岩原料表皮整块或局部染色仿和田玉子料,其鉴别同和田玉与石英岩的鉴别。再者,蛇纹石玉挖补仿子料的情况市场上也有出现,在蛇纹石玉原料中挖洞将和田玉嵌入其中,两种材料之间没有过渡,此类假子料内部与外部材料不一致,结构、硬度也不同。还有一种情况,将蛇纹石玉原料挖洞和田玉填入其中,再在里面夹杂金属块,以此来仿和田玉,以求卖得好价。这些假子料与和田玉子料根本不属于同一种矿物材料,一般比较好鉴别,但也应当引起注意。
2、以次充好
(1)颜色类别的错位划分
目前,和田玉分类主要依据感官评价分析法,对于碧玉、墨玉、糖玉、青玉而言较易区分,争议很小;但对于羊脂玉、白玉、青白玉及黄玉而言较难区分,由于羊脂玉和黄玉价格较高,有些商家将未达到羊脂玉的白玉作为羊脂玉,或者将带有黄色但未达到黄玉的和田玉作为黄玉以高价出售,获取高额利润。
(2)产地混淆
和田玉产地主要有我国新疆、青海、贵州、辽宁、台湾、俄罗斯、加拿大、韩国等,其中以新疆所产和田玉品质最好,且新疆和田玉子料更是声名远扬,由此价格不菲。GB/T 16552-2010《珠宝玉石名称》将“和田玉”这一名称纳入到国标中,但明确规定:“带有地名的珠宝玉石名称不具有产地意义”,所有的软玉都可称为和田玉,但一些缺乏诚信的商家对于客户的询问,会含糊其辞地将所有和田玉谎称为新疆和田所产。或者,现在市场上流行一种“俄子”的说法,一般指的是产于俄罗斯且带有礓皮(皮色有多种,常见有:黑皮、虎皮、水草纹)的和田玉原生矿,而行内所说的子料常常指的是产于新疆的和田玉次生矿,品质和价格要优于俄子。和田玉的产地鉴别本身就是一个科研难题,接触和田玉多年的老专家主要依据经验便可准确定出产地,不过也有较难确定产地的情况。
(3)真假皮色
皮色是指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和田玉由于外界作用(如:渗透、浸泡、淋滤等)而次生于原料表层上的颜色,多见于白玉子料表层,其次为青白玉、墨玉及糖玉,常见有聚红皮或枣红皮、桔红皮、黑油皮、酒金皮等。带皮色的和田玉子料属于和田玉中的珍品。正因如此,皮色造假的情况非常多见,主要的造假方法有:热处理法,即高温烧烤玉石表面,使其产生热变(鉴定时,一般可以不用考虑或备注表层颜色成因未定);化学染色处理法(鉴定时,依据染色程度不同,备注表层颜色成因未定或局部染色或直接定名为染色和田玉)。作假的皮色一般无层次感,皮色部分和玉质部分界限明显,给人以生硬、不自然的感觉。
3、假证书现象
珠宝鉴定证书号称“珠宝身份证”,收藏者在购买和田玉时最好索要对应的鉴定证书,并且最好学会看懂鉴定证书,必要时可以拿着所藏样品和证书到正规的检测机构进行复检。笔者在日常工作中遇到客户持有我中心的假证书前来复检或咨询的情况,假证书中的鉴定结果一般都很不科学,混淆视听,带有欺骗性,应注意区分,以防因假证书而受到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