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玉文化的重要平台,并更好地实现博物馆的教育、研究、欣赏等功能,上博东馆之中国古代玉器馆在原人民广场馆常设展陈的基础上,致敬经典,传承创新,同步提升内容与设计。
展品更丰富,阐释更全面
东馆玉器馆延续通史框架,展出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360件组馆藏玉器(原人广馆展出260件组),并增补绿松石、玛瑙、翡翠作品,完善观众对古代玉器用材及发展的认知。
挑选近80件重点展品进行阐释或拓展说明,辅以线图、拓片、使用复原图或动画,以及同期其他门类的相关艺术品等。多角度讲述,“轻”学术落地,丰富了展览内容,以帮助观众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历程、功能演化和历史文化价值。
体验更多元,年龄全覆盖
东馆玉器馆综合不同知识结构与年龄层观众的观展需求,进行了多处体验创新,并潜心设置多处主题展区或展柜。
如,裸置和田玉子料供触摸,结合玉矿分布投影,丰富观众对玉的感官认知;打造四部卡通动画,实现静物欣赏之外的视觉体验,并传递古玉器相关专业知识。又如,特设“中国古玉器极简史”主题序厅,以10件玉器概述近万年玉器发展史,弱化观展压力;特设服务低龄观众的两处动物形玉雕专柜,创新陈列方式,使亲子观展得以各取所需。
讲全球故事,述古今传承
上海是“世界看中国,中国看世界”的窗口。东馆玉器馆则既是上博的,也是世界的。玉器馆从前言至终章均放眼全球,始终以“大视野”观察、理解、讲述中华玉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以展厅结尾处的“玉魂”主题视频为例,谈及了西伯利亚、欧洲等不为观众熟知的其他地区的玉器早期使用,谈及了古今传承在当代玉雕上的艺术体现,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和共通性,引导各国、各地观众全面领略中华玉文化跨越时空的魅力。
中国古代玉器馆-多媒体内容
投影
动画视频
“玉魂”主题视频
设计
空间凝练气质
东馆玉器馆遵循“化繁为简、至拙至美”的设计理念,简化空间造型和装饰,旨在构建质朴、静谧、温润的传统文化空间场域。
序厅设计以“玉出昆冈”为指导理念,取材昆仑山、星空、河流、璞石等自然意象的设计元素,通过解构与重组,塑造一个阐释玉文化简史的展陈艺术空间;功能空间设计多用对称式布局,以体现玉器庄重、沉稳的文化内涵。中区则作“回”形,结合中心柱式造型展柜,实现开合有度及展品、空间与观众的对话;柜内陈列简洁,色彩搭配低调,以突显玉器的材质美、造型美和工艺美。在精心布置的照明下,展品散发出纯净优雅的历史文化气息。
细节彰显品质
除展示功能区外,空间过渡区、观影区的文化艺术属性以及照明落地都是设计理念的高品质体现。
由天然仿玉材料雕琢而成的不同书写形式的“玉”字组合点缀在过渡区墙面,没有装置的喧哗或装饰的突兀,仅以符号美与材质美的合二为一,营造出神秘的空间氛围;观影区将不同语言系统的“玉”字字符排列组合,作为墙面装饰,既为影片内容的呼应,又是展示内容的延伸,更体现玉文化在新时代的文明特质;通过多轮照明设计打样,以中心柜为例,采取顶照明结合侧面补光的组合方案,兼顾了玉质与纹饰体现,提升了文物的呈现品质。
重点文物介绍
神人兽面飞鸟纹玉琮
良渚文化(距今约5400—4300年)
上海市青浦区福泉山遗址出土
黄绿玉质。整器呈薄壁矮方柱形,外方内圆。琮面以减地法凸出四块角尺形方座,又分上下两节,刻琢神人、兽面、飞鸟纹样。玉质莹润,造型规整,饰纹严谨,是良渚文化玉器中的珍品。玉琮首见于史前良渚文化,在古代被用于祭祀、殓葬等。
玉神人
石家河文化(距今约4500—4200年)
青黄玉质,整器圆雕一全身神人像。神人方脸,梭形眼,宽鼻,阔嘴,耳饰环。头戴平冠,双手交于胸前,双腿微屈。头顶至双腿间有一纵穿孔。玉质、造型及工艺特征均与石家河文化玉人相近。
兽面纹玉戚
商(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青黝色玉质,局部沾染朱砂。整器扁平近梯形,两侧有对称的六齿扉棱。正背面饰纹相同,均以双线阴刻技法模拟浅浮雕效果,主体为一兽面,下有一排四组涡纹,再下有一排对应的三角形纹。兽的眼眉之间有一圆形穿孔。玉戚属礼兵器,是权利、地位的象征。
龙凤纹玉璏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青白玉,局部有黄褐色、黑色沁。整器近长方体,下部有扁方形孔。器面窄端中部饰龙纹,龙首两侧各饰一虎纹,身下饰左右对称的双凤纹,凤爪又各攫一小蛇。器前后侧端及孔周边框上饰云纹。玉璏属玉剑饰,镶于剑鞘外部中上端,可供穿入革带以佩剑。
四灵纹玉胜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白玉质。整器作胜形,以透雕技法琢饰“四灵”纹样。中间上部为“朱雀”,下方为龟蛇相交的“玄武”,两端左侧为“苍龙”,右侧为“白虎”。左、右隔柱的侧边又分别浅刻“长宜子孙”“延寿万年”篆体铭文。汉代人因崇拜西王母而流行戴胜,有辟邪压胜、追求长生的寓意。
龙纹玉鲜卑头
晋(公元265年—420年)
白玉质。器正面主体透雕一龙,身躯壮硕,因器前端断损,现仅见三足。龙身有二十余个小孔,原应嵌有宝石。器边框亦有小孔若干,原应供与衮带缝缀之用。背面两侧边框上各有一行铭文,右存:“庚午,御府造白玉衮带鲜卑头,其年十二月丙辰就,用功七百”。左存:“将臣范许、奉车都尉臣程泾、令奉车都尉关内侯臣张余”。学者研究认为,这件鲜卑头是“御府”造,原为晋代皇室用具。
云龙纹玉环
唐(公元618年—907年)
白玉质,局部有黄沁。整器作扁平圆环形,采用浅浮雕结合阴刻的技法,正面琢饰游龙戏珠纹样,背面琢饰四朵等距的如意形云纹,构图精美。璧上龙纹被视作唐代龙纹的断代标准。
双凤纹玉饰
唐(公元618年—907年)
青白玉质,因受沁呈灰黄色。整器作扁平长方形,正面框内透雕双凤,盘绕迂回,左右呼应,四周环绕连绵卷曲的祥云纹。背面仅勾勒凤的外形轮廓,无细部刻画。四角有牛鼻穿孔,可供缝系固定。
玉飞天
唐(公元618年—907年)
白玉质。整器以圆雕手法琢一驾云飞天。飞天云鬓高髻,丰颊硕体。其双臂前伸,手托宝物,身着细薄轻衣,肩部绶带翻飞,臂挽璎珞,腰束长裙,双足交叠。身下朵云呈品字形,云尾细长飘动,富有动感。
春水玉带饰
金(公元1115年—1234年)
青花玉质。整器近长方形,利用玉料半白半黑的自然特征,设计雕琢出一幅海东青攫天鹅的图景。正面高浮雕的白天鹅睁目闭口,曲颈弓背,展翅张尾,脖颈处被一只黑色海东青用利爪紧紧攫住。器背面凹入,左右两端有孔,可供带鞓穿入。
云龙纹玉带饰
元(公元1271年—1368年)
上海市松江区圆应塔(西林塔)地宫出土
青花玉质,局部沾染黄色铁锈。器上部呈长方形,下部有一环形提携。主体正面之白色玉质部分镂雕一龙,作回首行走状,身形矫健,黑色玉质部分雕琢朵云及山峰。背面无纹,四角有牛鼻孔,可供缝系于革带。
持荷玉三童
明(公元1368年—1644年)
上海市松江区圆应塔(西林塔)天宫出土
青白玉质,局部受沁呈黄褐色。器主体为一女童,肩上骑一幼童,身侧跟随一小童。女童披人字发,低头耸肩,上身着交领衫,下身穿短肥裤,裤外有束裙。右手持莲叶和莲花,左手上举,扶托肩上幼童之左腿。
三螭纹玉觚
清乾隆(公元1736年—1795年)
黄玉质。整器作菱口喇叭状,分上中下三段。上、下段作交叠的莲瓣,中部鼓腹上浮雕三条各具形态的蟠螭,底足内阴刻“乾隆年制”篆书款。觚本为青铜酒器,以玉摹制,用作花器。
供稿|工艺研究部
初审丨谷娴子、石维尘
终审丨汤世芬
服务信息
人民广场馆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
开放时间:
9:00—17:00(16:00后停止入场),参观需预约,每周一闭馆(国定节假日除外)
交通信息:
公交:18路、23路、42路、46路、49路、71路、71路区间、108路、108路区间、112路、112路区间、123路、145路、167路、454路、455路、537路、775路、782路、783路、789路、930路、934路、980路、隧道三线、隧道六线、上川专线、沪朱高速快线
地铁:一、二、八号线
东馆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952号
开放时间:
10:00—18:00(17:00后停止入场),参观需预约,每周二闭馆(国定节假日除外)
交通信息:
公交:638路、975路、987路、浦东36路、浦东106路、陆家嘴金融城4路、736路、1019(环线)、浦东78路
地铁:二、四、六号线
上海博物馆东馆暂不提供公共停车服务,请广大市民绿色出行。
版权声明
上海博物馆(微信号:上海博物馆)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微信公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上海博物馆”版权信息。敬谢!
联系电话:021-63723500
原标题:《上博东馆 | 玉韵新声——中国古代玉器馆传承创新再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