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翡翠”可谓是翡翠界的最大骗局之一了。在2013年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明清老翡翠不能被鉴定为A货翡翠的骗局,那时候一些染色翡翠,绿色玻璃就打着“明清老翡翠”的幌子出现在市场中,这些假冒产品以高倍的价格卖出
在2015年就因为有人花了六十万买了这种所谓的“明清老翡翠”回去,没多久就掉色,引发了社会的关注,渐渐地“明清老翡翠”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中。
请问题来了,如何鉴定?
说起这个,那些喜欢翡翠,又不会看的翠友,满满都是泪啊。今天就把超实用的8种鉴定方法
分享给大家。
“一看、二摸、三掂”
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只要有一双慧眼,90%的翡翠你都能看!
①、看翡翠的“苍蝇翅膀”:
“苍蝇翅膀”就是翡翠表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所见到的闪光小面,如同翅状的闪光小颗粒,这是翡翠独有的特性,而闪光面的大小则与翡翠颗粒的大小有关。比如:豆种的翡翠就比较容易见到“苍蝇翅膀”,可是玻璃种的翡翠就不可见“苍蝇翅膀”,因为玻璃种的翡翠颗粒细腻,表面看不出闪光小面。所以粗糙翡翠的切割面上就可见有大量“苍蝇翅膀”的存在,抛光面上就不容易见了。
“苍蝇翅膀”是鉴定翡翠A货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并非其唯一的标志。
②、看翡翠的“桔皮效应”:
“桔皮效应”是翡翠A货在抛光平面上,通过反光观察,会出现类似于桔子皮的一个个大小和方向不同的凸起与凹陷的表面特征。“桔皮效应”只有在翡翠A货中才会表现得比较突出,并且凸起与凹陷之间的界线逐渐平滑过渡;翡翠B货中的凸起与凹陷之间是不平滑过渡的,而是有一条裂隙隔开,犹如蜘蛛网状的裂隙纹路,这种称之为“酸蚀网纹”,这与“桔皮效应”是明显不同的。
③、看翡翠的光泽度:
天然翡翠A货的鉴定特征是具有明显的玻璃光泽,也就是犹如玻璃表面的反光,光泽度很亮,这在高档翡翠中尤其突出;然而在某些种差的翡翠中,则表现为蜡状光泽。
④、看翡翠的颜色:
翡翠的颜色有很多种,最有价值的就是绿色翡翠,也叫做“翠色”,于是乎各种人工上色的翡翠就大量充斥市场,翡翠的颜色分布自然,水润透亮;而染色翡翠则是缺乏光泽,给人以“干”或者“缺水” 的感觉。镀膜的翡翠,表面虽然也很光滑,但是表面没有橘皮效应,有胶感。
2、摸:人类的触摸神经异常发达,能感知很多信息
翡翠传热、散热快,贴于脸上或置于手背上在短时间内有冰凉之感;翡翠硬度大,结构致密细腻,经抛光后可具有很高的表面光洁度,手摸时滑感明显。
3、掂:凡是知轻重,翡翠的压手感是实打实的!
翡翠的密度为3.34克/立方厘米,高于与其相似的软玉、独山玉、岫玉、澳洲玉、马来玉(染色石英岩)、硬钠玉和葡萄玉等。但又低于青海翠(钙铝榴石)、特萨沃石(水钙铝榴石)等。所以,一块翡翠A货上手掂量,会明显的感觉“打手”,那么恭喜你,这块是A货没问题了!
4、说到这里,不由得想起一个密度测量法.
我们都知道翡翠密度3.33g/cm^3、赵顾问今天特意为翠迷们带来一种鉴别方法,苦于没有更加专业的仪器,就用算是民间科学吧,好处是更接地气,各位翠友在家也可以自己鉴别。
准备材料:
1.天平秤一个(最低精确到0.01),
2.敞口烧杯一个(由于条件简陋,塑料杯替代),细绳,
3.蒸馏水,
4.A货翡翠手镯,B、B+C手镯,花件若干,(PS:A货翡翠赵顾问多得是,找B货手镯可把赵顾问难住了,最后借了一双“祖传B货”翡翠才得以进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