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月,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的前两天,位于安徽马鞍山市含山县的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凌家滩遗址总面积约为140万平方米,是迄今发现的长江下游巢湖流域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中心聚落遗址,年代距今5800~5200年,与红山文化...
更新时间: 2025-05-21 阅读全文>>作者 文博时空 张宇航 春秋时期,欧冶子于龙泉溪畔淬火铸剑,以寒铁熔铸出“龙渊”寒光,剑身铭刻的不仅是锋刃,更是一个时代对器以载道的信仰。当剑锋指向礼制与征伐,另一群匠人却在长江之滨以水为媒、以砂为刃,将玉石雕琢成文明的另一种语言:“郢”都...
更新时间: 2025-05-20 阅读全文>>“天地大观——跨越时光的文明印记”目前正在龙美术馆(西岸馆)热展,200多件国宝文物各具魅力,让人大饱眼福。这其中有一件特殊的展品,一半完好,一半残损,吸引了众多人的好奇心。它为什么只剩一半?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它身上又凝结了哪些故事?这半方...
更新时间: 2025-04-28 阅读全文>>“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将于4月24日揭晓,将从20个考古参评项目中评选。内蒙古元宝山积石冢入围20个参评项目。2024年,考古专家对元宝山积石冢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的红山文化玉器。种种迹象显示出5000年前,我国远古先民,...
更新时间: 2025-04-22 阅读全文>>最近这几年的和田玉市场,有一种料子热度是越来越高,就连很多对和田玉不是很感兴趣的年轻人,也对这种料子显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它就是青花料。热度高了,价格自然就会涨,所以这几年虽然经济形势不是很好,但精品青花料依然逆势上涨。对于很多玩玉不久的新手...
更新时间: 2025-04-16 阅读全文>>在我长达二十余年的收藏生涯中,从最初对皮色浮华的追逐,到后来对器皿筋骨的痴迷,我逐渐领悟到:真正的美,并非昙花一现的惊艳,而是能在时间长河中沉淀出永恒价值的灵韵。我和众多玉友一样,都渴望自己的藏品能够跨越时间周期,然而,这样的作品在现实中却...
更新时间: 2025-04-15 阅读全文>>“家人们,清仓大促,顶级帝王绿翡翠!专业证书认定,假一赔十,手慢无……”直播间里,主播激情四溢地吆喝着,展示的翡翠翠色欲滴,通透如水,价格十分诱人。可这看似捡漏的背后却是犯罪分子精心设计的骗局!日前,普陀区检察院办理一起翡翠售假案件,标价近...
更新时间: 2025-04-10 阅读全文>>玉从远古倾力而生孕育在无边的山腹和广袤的河床之中于天地间任由大自然恣意琢磨生出一种沧桑又新鲜雀跃的魂魄闪着迷人光芒流入人间图源网络丨昆仑山脉人间是个尚美的地方千百年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人类钟爱美好的外形温和的灵魂和柔润的触感很多人穷极一生...
更新时间: 2025-04-09 阅读全文>>有句俗话叫做“黄金有价玉无价”,这个“无价”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说玉比黄金更值钱;另一个意思是说玉很难估价。那么,同样是古玉,它们的价值高低到底怎么衡量呢?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先把两个问题搞清楚。第一,什么叫“古玉”;第二,“出土古”...
更新时间: 2025-04-06 阅读全文>>文博时空/文 徐佳媛 唐浩莹/文在历史的尘埃中,玉器以其温润光泽和深厚文化底蕴,穿越千年,静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玉器世界,探索文物修复的奥秘,感受文物修复背后的“温度”。七年倦勤斋,十年符望阁乾隆花园是乾隆皇帝为自己退位...
更新时间: 2025-04-01 阅读全文>>世界上玉石种类那么多,为什么只有和田玉能流行上千年,让中国人如此刻骨铭心? 中国人痴迷和田玉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花费大量的真金白银去买一块喜欢的羊脂玉? 在很多人心中,这些问题都是千年未解之谜,冥思苦想多年都未找到答案,今天...
更新时间: 2025-04-01 阅读全文>>良渚文化,作为东亚地区最早进入早期国家形态的文明之一,其高度发达的玉文化成为中华礼制文明的先声。良渚社会形成了以琮、璧、钺和复杂头饰等为代表的成组玉礼器系统,开启了中华礼制文明的先河。良渚文化玉器不仅是身份与权力的象征,更与宇宙观、社会秩序...
更新时间: 2025-03-28 阅读全文>>△金沙遗址出土的玉璋图据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堪称旷世神品的精美青铜器、前所未见的稀世金器、雕刻有繁复纹饰的象牙器……数年前,“再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带给世人无数惊喜。这些造型独特、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青铜器,吸引了无数世...
更新时间: 2025-03-14 阅读全文>>玉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典型代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C”形玉龙,因体型大、工艺精被誉为“中华第一龙”。2024年,红山玉龙“家族”增添新成员,考古人员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下洼镇元宝山积石冢发现一件长15.8厘米、宽9.5厘米、厚3厘米的玉...
更新时间: 2025-03-13 阅读全文>>和田玉种类丰富、工艺繁多,玉文化历史悠久。近年来国内的玉器爱好者不计其数,对于玉器的热衷,数千年来中国人从未减小。琳琅满目的和田玉市场,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款式和颜色。精品挂件、把件、摆件、原石、手镯等等,虽然这些都是玉器的经典形制,也是时...
更新时间: 2025-03-11 阅读全文>>开栏语:据“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出土文物显示三星堆文化与中原地区、西北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存在密切的互动与交流。”从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饰到工艺考究的兽面纹青铜尊,从造型奇特的陶盉到意蕴独特的玉器……出土自不同的地区,文物...
更新时间: 2025-03-11 阅读全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除了追求服装的精美,古人在服装的配件上也颇为讲究。譬如带饰,就是伴随中国古代服饰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腰部配饰。先秦时期,人们在穿上衣下裳式的礼服时,会在腰间由里而外系一条革带和一条大带,大带一般用丝织物制成,主要起到装饰作用...
更新时间: 2025-03-09 阅读全文>>“玉器时代”的一体化或统一性是如何体现的呢?费孝通对于“统一性”有一个平易的认识。统一性就是“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是一种交往互动、相互依存,彼此谁也离不开谁的状况。正是在这种长期依存而不自知的过程中,统一性形成了,民...
更新时间: 2025-02-26 阅读全文>>有玉友给我们留言说,前几天和几个朋友去市场上逛,本想着入手两块碧玉,但不逛不知道,一逛吓一跳,看上的碧玉都非常贵,动辄一二十万起步,同行的几个朋友都说太吓人了,照这情况下去,精品碧玉估计没几个人敢玩了。这些年碧玉的价格突飞猛进,到如今,一个...
更新时间: 2025-02-17 阅读全文>>“化干戈为玉帛”为一则来源于中国历史故事中的成语,比喻使战争化为和平(干戈分指古代的两种兵器,玉帛指玉器和丝织品)。而藏于甘肃庆阳市博物馆的中国国宝级文物“乍册吾”玉戈,则鲜明地呈现出在3000年前的商朝,如何如润物细无声地“化干戈为玉帛”...
更新时间: 2025-02-16 阅读全文>>商周两代玉器的艺术特征在继承原始社会玉器主要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和发展。在玉器制作中采用夸大局部,不求形似,突出神韵的象征主要表现手法,使玉器更富于观赏性和装饰性。时代风格表现为崇尚自然,追求真实,富有流畅婉转的韵律感,在商、周玉器中...
更新时间: 2025-02-14 阅读全文>>玉雕界有那么一种雕工叫巧雕。巧雕,又称俏色雕、巧色玉、巧作玉。这里,就出现了两个极为相似的词语:巧色和俏色。很多翠友觉得巧色就是俏色。而事实上,巧色与俏色虽有相通之处,却并不能完全混为一谈。巧色就是玉雕师在保留玉料原有颜色的同时,尽量让这种...
更新时间: 2025-02-08 阅读全文>>在玉石鉴赏的世界里,“灯下不看玉” 这句行话流传已久,似乎在光与玉之间划下了一道界限。但事实真是如此简单吗?今天,让我们深入探寻光与玉的微妙关系,解锁玉石鉴赏的独特密码。“灯下不赏玉,月下不相亲”,形象地道出了光线对判断事物的影响。在灯光下...
更新时间: 2025-02-08 阅读全文>>老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玉之所以无价,不仅因为其是难得的宝石,在于璞玉经过雕琢后可以绽放出比原本更灿烂的光辉,更在于其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美德与精神。玉之一物,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说文解字》云:“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
更新时间: 2025-02-0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