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清代的玉雕技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在其长达267年的历史中,其玉雕的发展很不平衡。据杨伯达先生的研究,清代的玉器生产可分为四期。
第一期
自清朝开始至乾隆二十四年(1644~1759年),共115年。此期玉石材料来源不丰,其玉器生产继承了明代的风格。
青白玉十二生肖,清,鼠
第二期
自乾隆二十五年至嘉庆十七年(1760~ 1812年),共52年。此期玉石材料来源丰富,玉业空前繁荣,加工技艺成熟,琢磨成功许多巨型玉器,为清代玉器史上的丰碑,在中国玉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上图为青玉万松山房图山子,清中期,高20.6厘米,长28厘米,底宽4.6厘米。清宫旧藏。
山子青玉质,作重叠山峦形。山子正面琢崇山峻岭中挺立着棵棵巨松,间饰亭台楼阁,背面雕峭壁悬崖,亦点缀松树。景致布局周密,层次清晰,立体感强。正面浮于山腰的云纹上琢隶书御题《万松山房诗》:
万松春晓坐山房,雨后千峰濯翠光。
因回为高步入古,受宜得趣意延凉。
闻听倚巘涛翻鬣,极睡铺阡浪摆芒。
讵事游山欣惬赏,为民额手庆宜旸。
清代玉山较多,图案题材多取自然景色,如仙人游、文友聚会山林、松下鹿鹤、山水楼阁等等,且雕琢精致,画意盎然。陈设于文房中,读书小憩时可娱目赏心。
上图为青玉双连尊,清,高27.4厘米,长26厘米,宽13.5厘米。
此尊玉色青白,无瑕斑及杂色。高、低二尊,下体相连。高尊圆口无盖,颈部环一凤,展翅似飞翔,腹上部较粗,浅浮雕夔龙纹,两侧各一象首,下套活环。低尊扁而宽,有椭圆形盖,上饰浅浮雕夔凤纹,宽腹,亦饰夔龙纹。两尊相连处亦雕一凤,与另一凤呼应。器底有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款。
此件双连尊是清中期制造的宫廷陈列品,设计巧妙,于仿古中融入新意,加工工艺精致,是乾隆时期宫廷玉器的代表作品。
第三、四期
适值列强侵华,清廷腐败,割地赔款时期,皇亲国戚、达官显贵们无法致力于玉器的赏玩,因而玉器生产走向下坡路,工艺技术水平下降。
-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很高兴在给大家接着分享一些博物馆馆藏国宝的故事,本期是第十一期,本期我们聊一下浙江博物馆馆藏的国宝,也是我国非常有名的良渚文化的代表作: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三叉形器。在中国历史上,不论是夏商周时期的天子还是秦汉之后的皇...
2022-04-04
阅读全文>>
-
2759战国 玉覆斗钮方印估价:12万港币~18万港币20万成交2760战国 玉“文信君”覆斗钮方印估价:40万港币~60万港币70万成交2762 战国 玉蟠龙钮“鲁晷”方印 估价:60万港币~80万港币 130万成交古代玉印个头...
2022-04-22
阅读全文>>
-
良渚文化玉器是我国古代先民所创造的精髓玉器,这段时期也是史前玉器的鼎盛时期。今天紫色百合香为您详细介绍良渚玉器的全面收藏知识及真假良渚玉器分辨技巧。感受良渚玉器的古朴之美,鉴赏古玉的古风之韵。一、良渚文化玉器概述良渚文化是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
2022-04-03
阅读全文>>
-
古玉的春秋历经几千年,古代玉器雕琢是中国文化史的一场别具风格的大戏,历朝历代都有可圈可点的佳品涌现出来。广泛的私人收藏是我们这个地球人类共有的喜好和特色,因此民间市场交易的蓬勃带给大家鉴赏古代玉器的良机。我们应记住,玉器是极具历史时代风格的...
2022-04-20
阅读全文>>
-
现在很多人都有佩戴玉石的习惯,我们的玉石文化非常深厚,人们认为,玉石可以避邪驱祟,带来吉祥平安,玉石不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人们心中的精神寄托。但是大家知道吗?玉石在很早以前并不是装饰品,它被发现以后,经历了多个阶段才走进千家万户的,每个阶段...
2022-04-05
阅读全文>>
-
四神纹玉雕铺首。“今天,我专程来看看茂陵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四神纹玉雕铺首。”3月7日,来自西安市的游客王娟兴奋地说。茂陵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博物馆每年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对于大多数游客来说,国宝级文物西汉四神纹玉雕铺首是他们来此参观的...
2022-03-2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