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黄沁籽料密度为什么低
和田玉黄沁籽料的密度低,主要是由于它的结构是空心的,它的结构类似于多孔介质,其内部空间比较大,所以它的密度较低。
和田玉黄沁籽料密度之所以低,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气孔,这些气孔会使石头的内部空间变得更大,从而降低密度。另外,玉石内部结晶体也会略有不同,这也影响了玉石的密度。
和田玉黄沁籽料密度较低是因为它含有大量的弹性物质,而这些弹性物质会抵消石头具有的重量,使得它的重量小于普通石头,也就导致了低密度。
和田玉黄沁籽料密度为什么低:黄沁籽料是和田玉籽料中的一个品种,我很喜欢黄沁籽料,我自己也收了一些,也雕刻的一些。但是好还是不好,取决于下面两个因素:你是不是喜欢黄沁籽料,如果不喜欢,再好也没有用的 还要看黄沁。
推荐以下答案
黄沁籽料密度
和田玉密度
沁籽的形成就是因为密度低,肉松,杂质相对大,否则如何成沁?很多沁籽都出不了和田玉证书,因为透闪石含量根本打不到,但懂货的没人不把它称为和田玉,丝毫也没影响其价值。和田玉通常密度2.95--3。17之间,这是书本的教条,大自然不会完全按书本做事,如同青海料有水线,玉龙河籽就没水线的吗,太多了,一个道理。玩石不能教条,拿着文字去判断,毕竟面对的是大自然。完全可能黄沁籽密度低于2.8 正常。
6.5-6.8g/cm3。黄沁籽料是一种和田玉籽料,密度在6.5-6.8g/cm3之间。由于形成时受到了水中矿物质的侵蚀,表面为沁黄色至黄褐色,内部有微小颗粒,质地细腻、滋润。密度是鉴别和田玉籽料的重要依据之一,在评判和田玉品质时要通过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黄沁的密度通常在2点6多。黄玉的密度为3点53。黄沁,密度较其他籽料稍低,但是比较容易盘出油润光泽。黄玉密度为3点53g每立方厘米左右,折射率为1点619至1点627。多色性弱至中,随颜色变化而变化。
黄玉与黄沁介绍
黄玉,指的是黄玉籽料,是籽料当中极为珍贵的品种。黄玉本身自带一种古雅、高贵的气质,价值一度甚至超过羊脂白玉,成为一生难得一见的名贵玉种。黄玉的颜色是原生的,就像有的人天生是黄头发一样,不是后天致色形成的。现在,真正的黄玉一般认为是没有的。
黄沁,一般是指和田玉籽料由外向内渐变的铁质浸染。沁料的颜色是后期形成的,不是原生的。黄沁有些肉质被沁得透的黄沁料,由于切开后里面也是黄色的,所以看起来会和黄玉很像。
但从科学角度来说,它并不能被称之为黄玉。黄口料是和田玉的一种,通常指的是和田玉山料黄口料。其颜色黄中泛青黄,光泽柔和。从某种意义上说,黄口料最接近黄玉。
黄沁籽料经久盘玩后,会特别的油润,形成厚厚的一层包浆。黄沁是一种特别鲜亮的黄色,颜色分布的十分均匀,玉料的皮层也有着极多不同的颜色,黄沁在过渡的时候,一层与一层之间有着极好的过渡,这也是天然黄沁的显着的特点。
黄沁越盘越黄润,这种变化给人享受。黄沁之所以会被致色离子沁入内部,主要就是其致密度比白玉略低,内部较为疏松,这样才能沁入。
一般的黄沁刚做好的时候都会显得略干,但随着盘玩,包浆的形成以及油脂沁入其内部,黄沁就会变得油润无比,好似一块”黄油“,拿在手里温润又赏心悦目,这才是玩玉之道。
扩展资料:
刚买回来的黄沁籽料,需要将其浸泡在清水中浸泡两三个小时,再将其浸泡在70度左右的热水中。和田玉忌高温,不过这样的温度浸泡还是可以接受的。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黄沁籽料中的封蜡、封胶和泡油等肉眼难以发现的物质都释放出来。黄沁籽料的毛细孔得到充分的舒张,从而呈现最原本的样子。
盘玩黄沁籽料是一件乐事,看着它在手中变得越来越油润,的确让人觉得成就感满满。但是在盘玩的过程中,这些事情还是需要注意的。一是要注意手部的清洁,人体的汗液含有盐分、尿素和酸性物质,不可以长期沾染黄沁籽料。
二是虽然黄沁籽料可以慢慢吸收人体的油脂,从而变得越加油润,但这不意味着可以把它放到脸上和鼻尖等油脂分泌旺盛的地方摩擦。这样做会导致盘玩出来的黄沁籽料光泽暗淡。
和田玉的密度在2.95~3.17之间。
密度在2.96显然是透闪石含量不够,严格说达不到玉的标准。社会上一些人甚至连密度2.93的都认为是和田玉。碳酸钙密度是2.93。透闪石是内花岗岩和白云质大理岩接触交待的变质岩。密度低于3.0,可以说里面未交待完全的碳酸钙含量高。
玉石的密度是指其单位体积的重量,通俗来说是指玉石掂手的轻重,而且它表了玉石的结构是紧密还是松散的状态。密度是一个范围,这是因为不同的和田玉种之间密度因成分的差异而不同,新疆和田玉籽料密度大,说明它的内部结构排列紧密,质地紧凑,而且有质感和光泽度。
化学成分
透闪石是含水的钙铁镁质硅酸盐,由于和田玉矿物基本由透闪石组成,因此其主要化学成分接近透闪石的理论值含量:SiO253.34%-57.60%,MgO21.30%-24.99%,CaO11.33%-17.41%。
一般说来,FeO小于2%,Fe2O3小于1%,Na2O和K2O均小于0.3%,Al2O3小于2%,H2O小于2%,其中FeO含量随白玉到青玉而增加。平均值:白玉为0.72%。青玉为1.94%。
和田玉与镁铁超镁铁岩中的透闪石玉在化学成分上主要是FeO含量不同,前者低,后者较高,如俄罗斯、加拿大、新西兰等国的透闪石玉(碧玉)FeO为2.93%-5.44%;其次是微量元素不同,后者有铬、镍等等,而前者无。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