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价值。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玉,石之美者。”他根据玉的特征,提出玉有“仁、义、智、勇、洁”五德。你知道不同器型的玉器叫法背后有什么讲究吗?掌握以下知识点,再逛博物馆就能一眼认出是哪种玉了。第一组:...
所属类目: [玉石鉴定评估指南_和田玉/翡翠真假鉴别方法与价格评估标准] 更新时间: 2023-12-08 15:49:09 阅读全文>>西北大学以蓝田玉印章为毕业礼,为每位毕业生送去独一无二的纪念。 马骞 摄中新网西安6月22日电 (记者 阿琳娜)又到了每年的毕业季,西北大学毕业季“送玉”环节如约而至。记者21日从西北大学获悉,自2015年起,该校以蓝田玉印章为毕业礼,为每...
所属类目: [购物主题] 更新时间: 2023-06-24 09:37:07 阅读全文>>最近和一位朋友聊天,他说了一句话让我深有感触。他说,当人到了中年,必定会寻求一些让自己感觉舒适和放松的爱好。而喝茶、关注养生以及收集和田玉往往是他们最钟爱的三大爱好。这句话让我对中年人生活中的爱好和追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茶、玉和养生,这三个...
所属类目: [玉石文化深度解析_从红山文化到明清玉雕的艺术演变与象征意义] 更新时间: 2023-06-09 09:39:27 阅读全文>>古往今来,国人以玉传家,一方美玉在世人的情感中延续着生命力,承载一段别样的情感。玉伴人生,带来的不仅仅是主观的感动,而是时代的审美、家族的记忆以及独有的宿命感。本期结缘,与您共赏 良玉弗琢,美得恰到好处 碧玉牌 材质:俄碧玉克重:约2...
所属类目: [流行佩饰] 更新时间: 2023-04-16 09:36:31 阅读全文>>如果您问商家翡翠与和田玉哪个更好?那肯定是卖枣的说枣好,卖瓜的说瓜甜。所以今天就让我这个什么都有的“杂货铺”老板,和您聊聊这两大高端玉种。什么是翡翠?翡翠也称翡翠玉、缅甸玉,是一种以硬玉矿物为主的石质多晶集合体。翡翠的结构致密紧实,硬度与密...
所属类目: [玉石杂谈_行业趣闻/市场八卦/玩家心得与收藏趣事] 更新时间: 2022-09-22 09:54:13 阅读全文>>对玉的喜爱,可谓是中华文化的一大鲜明特色。玉是东方精神生动的物化体现,亦是传统文化精髓的物质根基。自古以来,玉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她有着民族传统的内涵,有着物质的、社会的、文化的综合观念,正是她孕育了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明。温润的玉经琢磨而...
所属类目: [玉石文化深度解析_从红山文化到明清玉雕的艺术演变与象征意义] 更新时间: 2022-09-06 09:39:16 阅读全文>>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玉进入道德化的演变过程。诸子百家从不同的立场出发,为阐述自己的思想,纷纷拿玉做文章。墨家的创始人墨子提出兼爱、非攻,主张节约。他说:“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异,此诸侯之所谓良宝也。可以富国家,众人民,治刑政,安社稷乎...
所属类目: [古玉赏析_高古玉/明清玉雕的艺术特征与文化价值解析] 更新时间: 2022-07-18 12:55:09 阅读全文>>苏轼在《行香子·述怀》中写道:“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闲人”并非无所事事,而是闲来静处,品茶读书,听歌赏玉,看云听风,这才是真正的闲情雅致。对于我们大对数中国人来说,所谓的闲情,往往关乎三样东西:玉、茶和院子。院...
所属类目: [玉石美文欣赏_散文/诗歌/随笔中的玉文化情感与艺术表达] 更新时间: 2022-05-11 09:42:22 阅读全文>>“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天下有一个人了解自己,可以不遗憾了。不单独是人这样,事物也是有知己的。如菊以陶渊明为知己;梅以林和靖为知己;竹以王子猷为知己;莲以周敦颐为知己;石以米颠为知己;茶以卢仝、陆羽为知己……而玉更...
所属类目: [论玉文萃_玉石学术论文/文化研究/历史考证精选] 更新时间: 2022-04-22 09:41:08 阅读全文>>析木玉与新疆和田玉同质,虽然同是透闪石玉,但析木玉却有着与新疆和田玉迥异的独特质感。析木玉也叫析木河磨玉,一种透闪石质籽玉,透闪石成份95%以上,摩氏硬度6-6.5,以绿色为主,其中的黄绿色是玉中极品,晶莹剔透,光彩照人。析木河磨玉产自于辽...
所属类目: [玉石杂谈_行业趣闻/市场八卦/玩家心得与收藏趣事] 更新时间: 2022-04-19 09:54:07 阅读全文>>因透明度和如水光一般的反射,翡翠已然是中国最为抢手的宝石。佳士得高级珠宝专家Fung Chiang今天就和我们分享一下,关于翡翠收藏的两三事……玉和翡翠,有何不同? “玉”之一词实际上是一个术语,它包括两个独立的矿物,即软玉——不透明的、传...
所属类目: [玉石鉴定评估指南_和田玉/翡翠真假鉴别方法与价格评估标准] 更新时间: 2022-04-15 15:49:06 阅读全文>>我从三十岁出头的时候开始迷上古董,特别是古玉,一迷十几年,直到现在,如果阳寿允许,估计还会再迷很多年,直到老天让我去另一维空间。我开始喜欢古玉的时候没动大脑,似乎凭简单直觉就立刻从后脚跟到头顶心爱上了这类温润、滑腻、灵性盈盈的半透明的石头,...
所属类目: [玉石故事汇_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名人轶事中的玉文化传承] 更新时间: 2022-04-12 09:53:0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