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玉之人,对神佛多有几分恭敬。通常看见庄严的法相,我们都会双手合十、默默祈祷,许一个小小的愿望。 仔细欣赏玉佛、游览寺庙的过程中,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佛像似乎都是闭眼的(一般是指汉佛像),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佛像并不是闭眼,而是微睁。禅定的...
更新时间: 2022-04-13 阅读全文>>翡翠貔貅是根据龙生九子中的第九个儿子--貔貅的造型来进行渲染雕刻的。在我国古代文化中,貔貅是一种神通广大的瑞兽。 它有着威武的龙头,矫健的马身、有力庞大的麟脚,远看似狮子,实则是嘴大能吃四方之宝,揽八方之钱财的貔貅。随着翡翠饰...
更新时间: 2022-04-13 阅读全文>>追溯到千年之前,无论是谦谦君子还是窈窕淑女,多配玉,也许不为它的价值,不为它的成色,不为它精心雕刻的花纹,只因它低调又内敛,跨越性别、年龄、场合的限制金,多用于婚嫁,以显隆重;银,女儿家欢喜;珍珠,最适衬托岁月沉淀后的美;宝石,有锋芒毕露的...
更新时间: 2022-04-13 阅读全文>>宋朝战乱频繁、纷争不断,但是在重农兴商、尊崇文化的理念下,不仅经济、文化极为繁荣,尤其是宋代的玉器,其审美水平更是到达了历史上的一个巅峰。宋 白玉骑凤仙人 故宫博物院藏玉器材质素净含蓄宋代的玉器,多以和田白玉和青玉为主,温润细腻的玉石经过匠...
更新时间: 2022-04-12 阅读全文>>西周玉器主要是作为身份地位的表征,是在重大礼仪典场合穿戴在身上的礼仪用器。学者蔡庆良在紫禁城杂志发表的文章《蔡庆良说玉玉器鉴赏之二商、西周玉器风格比较》中,有如下考证。既然是身上佩戴的饰物,就不能制作成如同商代的圆雕形制,因为这样不利于穿戴...
更新时间: 2022-04-12 阅读全文>>说到和田玉原料的缺陷,那肯定是对产品有一定的影响,这个问题也是玉友们比较关注的,今天我们就谈谈以下四种和田玉瑕疵:水线、棉、裂、僵! 玉瑕本意指玉的微小瑕疵。语本《淮南子•说林训》:“若珠之有纇,玉之有瑕,置之而全,去之而亏。” 宋朝梅尧臣...
更新时间: 2022-04-12 阅读全文>>长期以来,一直有人在探询,中国人青睐和田玉,并将其上升到传家之宝的高度,到底是为什么?难道仅仅是因为“君子如玉”、“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这些说辞呢?为什么连马未都老师都非常赞同“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当然不全是。 “君子如玉”是一种...
更新时间: 2022-04-12 阅读全文>>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玉文化不仅贯穿始终,而且还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玉石之王”的翡翠,在深厚的中国文化的滋养中,不仅蕴涵着一股清雅脱俗的灵秀之气,而且体现出了一种品质,一种精神,和一种深邃内敛的美丽,更体现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更新时间: 2022-04-12 阅读全文>>我从三十岁出头的时候开始迷上古董,特别是古玉,一迷十几年,直到现在,如果阳寿允许,估计还会再迷很多年,直到老天让我去另一维空间。我开始喜欢古玉的时候没动大脑,似乎凭简单直觉就立刻从后脚跟到头顶心爱上了这类温润、滑腻、灵性盈盈的半透明的石头,...
更新时间: 2022-04-12 阅读全文>>中国历史上最传奇最具争议的一块宝玉一定是和氏璧了。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可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说是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
更新时间: 2022-04-11 阅读全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史称春秋。春秋时期,周天子权力衰微,诸侯争霸,导致西周确立的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礼乐制度分崩离析。▲故宫博物院春秋兽面形玉饰各自为营的长期割据、礼崩乐坏后百家争鸣的思想解放,以及跟域外的文化交流,使得春秋时期的文...
更新时间: 2022-04-11 阅读全文>>买籽料的时候,经常会碰到商家如此介绍:“这么老熟的料子,油度你随便上手玩”,这老熟一般都是指年龄的嘛,难道和田玉也分老人和年轻的?当一位朋友刚步入玉友之列,首先被传授的便是籽玉的白度判断标准,而最容易接受的也是籽玉的白度判断标准。对于授者来...
更新时间: 2022-04-11 阅读全文>>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可以进行消遣的娱乐活动也是越来越多,但是有一个传承千年的活动却一直延续到了今天,那就是玩儿玉。从老祖宗们开始就对玉石有了一定的追求,只不过因为当时原料还很丰富所以他们还没有像今天这样狂热。 如今喜欢玩玉的人可真的是对它...
更新时间: 2022-04-11 阅读全文>>玩玉,每个人从开始接触到喜欢,最后到痴迷,都在经历着不一样的变化,它不仅仅是关乎一种爱好,更是一个成长之路!那么在几年爱玉路中,我们收获了什么? 快乐 谈到收获,最多的也许是一种快乐。每个人的生活大相径庭,但大多都想追求高消费和...
更新时间: 2022-04-11 阅读全文>>玉为什么珍贵?对中国人来说,玉是什么?我们看皇帝的“皇”字,是白、玉两个字。从造字的角度来看,玉,就是尊贵和权威的象征。所以,玉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很重要。玉的文化,实际上早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管你有没有买玉,玉文化都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更新时间: 2022-04-11 阅读全文>>引言崇尚玉器的习俗产生于上古时代,在周代得到了高度发展。当时的统治者在玉器中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人文情怀,在各种大型的祭祀、典礼还有与政治相关的外交、军事等多重领域引入玉器的身影,逐渐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用玉制度。佩戴玉器习俗的盛行,让贵...
更新时间: 2022-04-10 阅读全文>>夏商时期玉器的种类特色重仪仗轻礼器:玉器中的玉钺、玉戈、玉刀、玉戚、玉矛等虽在早期已有,但是到了夏;商时特别发达。相比之下,玉礼器不仅数量少,而且制作不精,处于相对衰落的时期。新出现的实用玉器:此时期出现的工具型量上比以前任何一个时期都多,...
更新时间: 2022-04-10 阅读全文>>人的一生短暂而漫长,短暂到,眨眼间,我们就从一个孩童长大了,然后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自己也开始慢慢变老。但是人生也很漫长,我们会结识很多人,明白很多道理,找到很多乐趣,然后用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出无限的价值。曾经看到一句话,说:人真正的死亡,就...
更新时间: 2022-04-10 阅读全文>>玉,乃石之美者,聚天地之精华,集山川之灵气的奇宝,独得国人的喜爱。它色泽温润、质地坚硬,古人把玉比作仁慈、智慧、正义的化身,正所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以玉喻君子,可见国人为何这般喜爱玉石了~文化之美 中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它取...
更新时间: 2022-04-10 阅读全文>>五月燥热的下午,时有微风。邯郸路800号的小楼里,我们和几大箱仪器、密密麻麻的书籍资料一同挤在办公室里,听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的王荣老师讲述他与文物的故事。很多人对修文物的认识,来自于2016年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而对于文...
更新时间: 2022-04-10 阅读全文>>很多人都听说过“人养玉,玉养人”这句话,“人养玉”这一点毋庸置疑,一块玉,要花很多时间盘玩它,才能让它变得更加油润光泽。而关于“玉养人”这种说辞,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古人如何看待玉养人 玉养人,这是古人一直深信不疑的理论。除了有葛仙翁吃玉的...
更新时间: 2022-04-10 阅读全文>>春秋时期,随着铁器的推广使用,手工业进步发展,各诸侯大国中都有自己的治玉业,其中尤以中原各国和楚国最为突出。随着周制“礼崩乐坏",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种创新开放氛围对玉器业影响巨大。一些老的玉器器型消失,更多新品种纷纷涌...
更新时间: 2022-04-09 阅读全文>>在大多数人眼中,玉石是一种装饰品,但是实际上,玉石是一种文化符号,各学术流派都和玉文化相互影响,但是每个流派对玉石的态度并不一样。 儒 教 儒教一直是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直到今天我们仍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教思想对玉石文化的影响也是比较大...
更新时间: 2022-04-09 阅读全文>>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当时,觉得说的太过玄乎,且不以为意,后来,才知道很多事情,都是命中注定,因缘而起。于千万人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是缘分,于千万爱好中,选择了玩玉这件事情,也是种缘分,若再于千万玉中...
更新时间: 2022-04-0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