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和玉的牵绊可以上溯九千年,从远古时期高高在上的巫玉,到王权独占的皇玉,再到人人爱不释手的民玉,玉石一步一步从神坛走入到了民间,成了“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必备品。在象征文人墨客的书桌上,更是少不了玉的身影。玉制文房用具在夏商周时期就已...
更新时间: 2022-04-07 阅读全文>>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我们只有花心思去把玩和理解玉的内涵,才能真正在养玉的同时悟出玉的真美。一方面,我们通过把玩提高玉的光泽度和通透度,使玉更加美丽通灵;另一方面,接触玉的过程可以给人带来身心健康,教化人生。中华民族素有“玉器之国”之称,...
更新时间: 2022-04-07 阅读全文>>“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或用竹木,削作人手指爪,柄长可三尺许。或背脊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意。”——《裨史类编》如意是我国传统的吉祥之物,看名字就明白它的意思了,含有心想事成、得偿所愿、吉祥如意等等美好寓意。据史料记载,如意在战国时就...
更新时间: 2022-04-07 阅读全文>>佩饰玉是玉器的第一大类,既有玉梳、玉簪、玉玦、玉佩、玉坠等小型装饰品,也有项链、朝珠、组佩等组合挂饰品,既有各种惟妙惟肖的象生的动物玉雕,也有雕刻精美的玉桃、玉葫芦和玉扁豆等瓜果型玉雕。早在新石器时代,古人就以鸟、鱼、人等外形制成自己喜欢的...
更新时间: 2022-04-07 阅读全文>>奶奶的玉簪子不见了!那个玉簪子,是当年奶奶的爸爸送给奶奶的妈妈的定情信物,奶奶一直视之如命。每天早上,奶奶再忙都会把发髻梳得一丝不乱。玉簪子被奶奶摸得日益剔透,散发着温润的光。它安安稳稳地插在奶奶的发髻上,就像奶奶平静的生活。丢了玉簪子,就...
更新时间: 2022-04-07 阅读全文>>“这里挖到过遗迹吗”“墓葬保存情况怎么样”“出土的玉料完整吗”……湖州德清雷甸镇王家里遗址烈日当空。考古发掘现场,专家汇集。在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一周年即将到来之际,6月17日,“考古中国·德清中初鸣良渚文化制玉作坊遗址群考古成果和保护利用...
更新时间: 2022-04-06 阅读全文>>清朝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高峰,玉器制作也达到了玉器史上最后的辉煌时期。清代玉器,总体而言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清初,包括顺治、康熙、雍正三朝。这一时期玉器较少,大多沿用明朝工匠艺人或使用明朝遗留下来的玉器。第二个阶段是清中期,包括清乾...
更新时间: 2022-04-06 阅读全文>>在我国民间,女性佩戴玉器的传统。中医认为,玉器具有除中热、解烦闷、润心肺、助气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等功效。 甚至还有说法称,玉器可以帮主人挡灾,即所谓“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与其相关的,有观点认为,如果玉器戴在身上...
更新时间: 2022-04-06 阅读全文>>都说手是女人的第二张脸,自然免不了装饰物的点缀,而女人偏爱戒指,大抵是因为戒指天生是一件唯美的珠宝,手指间的单调乏味因一枚戒指而变得充满魔力,分外迷人。翡翠戒指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饱满的戒面,色泽浓郁纯正,浑然天成的秀丽,无需要其他任何...
更新时间: 2022-04-06 阅读全文>>不知道大家心中对玉石的认知是怎样一个轮廓, 我是一个标准的80后,对玉石的认知可谓是从神秘,朦胧、感知,再到了解,认知,熟识,“专业”(半灌水),如今似乎又迂回到了神秘,朦胧,敬畏的平常心.闲暇无事,聊聊自己对玉石的感慨和历程,或者有些贻笑...
更新时间: 2022-04-06 阅读全文>>20世纪30年代,北京崇古斋有一块翠料,翠色极佳,他请玉工剔除疵点,制作麻花手镯一对。这对翡翠麻花手镯,不但完美无瑕,而且式样新颖,碧绿如水,灵巧美观,居翠镯之冠。款式新颖,玉质鲜艳,如水般剔透。上海青帮头子杜月笙以4万元价格买到这块翡翠手...
更新时间: 2022-04-06 阅读全文>>喜欢收藏一块古玉,就可以抚摸一段历史,盘玉赏玉,就是和古人对话,享受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玉器它承载着美好的观念与期盼,成为中华文明中最为厚重的历史文化。探讨了文物的资本价值,我们更不能忽视这一特殊商品的特殊价值,那就是文化,文物是一个民族的...
更新时间: 2022-04-05 阅读全文>>现在很多人都有佩戴玉石的习惯,我们的玉石文化非常深厚,人们认为,玉石可以避邪驱祟,带来吉祥平安,玉石不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人们心中的精神寄托。但是大家知道吗?玉石在很早以前并不是装饰品,它被发现以后,经历了多个阶段才走进千家万户的,每个阶段...
更新时间: 2022-04-05 阅读全文>>什么是玉雕?是水凳下面的塑料拖鞋!什么是玉雕?是富含苦思的烟丝! 什么是玉雕?是老花镜后面倔强的眼睛! 什么是玉雕?是穿过迷雾的坚守! 没人能保证大自然所给予的每一块玉石都完美。“三分料,七分雕”,玉器的价值很大程度取决于艺术雕刻水平。若...
更新时间: 2022-04-05 阅读全文>>和田玉是中国的国宝,和田白玉则是宝中之宝。玉器行业中也流行着很多的谚语,就像咱们的民谣一样。其中就有“白玉带翠,价翻几倍”“白玉带翠,百年不遇”的说法。那带翠的和田玉真的就比普通白玉的价值要高吗?白玉带翠,是和田玉的一个品种,颜色为翠绿色,...
更新时间: 2022-04-05 阅读全文>>石不能语却最可人。现年57岁的陈建春一直都在与石头打着“交道”。他出生于“石雕之都”青田,大学所学的是矿石专业,多年以来一直在加拿大从事宝石生意,现在又担任加拿大宝玉石协会会长一职。为了更好地寻求出路,2007年,陈建春随下海大军移民加拿大...
更新时间: 2022-04-05 阅读全文>>石之美者为玉”中国人对玉的喜爱甚于外国人对钻石的追捧,一部红楼梦,就写那晶莹剔透的石头历劫的故事,所以又叫《石头记》,一个大观园,其间宝玉,黛玉,妙玉,红玉,玉满天下,有了玉似乎一切都透着灵性。 1.西王母献玉 民间传说中的西王母子居住在远...
更新时间: 2022-04-05 阅读全文>>历史上相传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制作的“传国玺”究竟存在吗?“传国玺”的真实面貌究竟如何?传闻“传国玺”缺个角,有没有这回事?历史上各朝的天子玺宝都去了哪里? 昨晚,在上海博物馆与新民晚报共同推出的公益性文博知识普及讲座——“上博讲坛”上,上...
更新时间: 2022-04-04 阅读全文>>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很高兴在给大家接着分享一些博物馆馆藏国宝的故事,本期是第十一期,本期我们聊一下浙江博物馆馆藏的国宝,也是我国非常有名的良渚文化的代表作: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三叉形器。在中国历史上,不论是夏商周时期的天子还是秦汉之后的皇...
更新时间: 2022-04-04 阅读全文>>和田玉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的瑰宝。在其近一千年的历史中,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已经浮出水面。人与玉互相滋养,“养”的也是品性。玩玉和爱玉必须懂玉。今天,小编将谈论玉的七“品”。新疆和田玉籽料喜上枝头 稀有矿产品 和田玉是一种稀有且不可再生的矿产资...
更新时间: 2022-04-04 阅读全文>>对于中国人来说,玉究竟代表什么呢?当我们看汉字的“玉”字,是王身上挂的东西,到了当代却又不是,那玉到底对于中国人来说代表什么呢?你又知道多少?众所周知,篆体字中王和玉是一个字,我们再看今天的‘玉’,王上加一点,我们理解就是王的身上带的东西”...
更新时间: 2022-04-04 阅读全文>>这是三个人买玉“捡漏”的故事。三个人都是和田玉的爱好者,也都是籽料的发烧友,他们都打算在和田玉市场捡个漏。于是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到了市场。老大 老大来到籽料市场,一眼就看中了市场中琳琅满目,占比最多的籽料,就是这样的:这样的籽料价格很便...
更新时间: 2022-04-04 阅读全文>>传奇名媛芭芭拉·赫顿是美国零售业巨子Frank Winfield Woolworth 的外孙女,她是少数以钟爱及收藏翡翠而闻名的西方名流之一。人称“亿万宝贝”的芭芭拉。赫顿在21 岁时已是全球其中一位最富有的女士,叱咤上流社会,一生绮衣灿烂...
更新时间: 2022-04-04 阅读全文>>中国古代玉器中,明代玉器可以说非常有特色,而且典型器物也是举不胜举。今天紫色百合香为您分享古玉史话-明代玉器全面收藏和入门必读知识,使您对明代玉器的风格特点有较为清晰的概念。一、明代玉器概述明代玉器的风格从前朝遗风特点逐渐转变成精雕细琢,而...
更新时间: 2022-04-0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