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美而不朽,蕴含君子之德。从古至今,历代贵族阶级皆重视玉器,我国古代王室或官办制玉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周。据《周礼·考工记》记载,周代时已设置玉府、玉人,专门管理玉材储备与加工制作等等。元代,忽必烈在杭州设金玉总管府,管辖南方玉雕能工巧匠...
更新时间: 2023-04-10 阅读全文>>继良渚、殷商、春秋三大时期之后,西汉成为玉器使用和制作的又一黄金时代。帝王之墓,要么早年被盗掘一空,要么至今未被发掘。所以,规格高、规模大的王侯墓葬,成为汉代玉器的主要来源。通过海昏侯等墓葬中的玉璧、玉磬、玉衣、玉剑具等琳琅满目的珍室,我们...
更新时间: 2023-04-05 阅读全文>>中国玉文化历史悠久,当代考古发现已经把中国玉雕历史推延到了万年以前的石器时代。对当代人来说,我们非常有必要了解这些历史,这对我们正确认识中国传统玉文化,了解古人对玉器的用途、理解及其造型工艺特征,完善与促进当代玉文化的发展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
更新时间: 2023-03-28 阅读全文>>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早期玉文化,从新石器时代到汉唐,经历神玉、礼玉的转变。到宋代开始,走向俗玉。宋代,由于古董、金石学研究的兴起,开创了早期的仿古风潮。到了明清时期,仿古玉器比宋代更加成熟,尤其是以清宫仿古玉器著称。乾隆皇帝性好风雅,又酷嗜...
更新时间: 2023-03-25 阅读全文>>宏观地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思考,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而对于此时期生产制作的玉器雅玩,我们不妨放在历史的洪流中去省思,以见南宋玉器上所负有的特色底蕴和关键地位。南宋时期政区全图从文献和考古所见南宋玉器总体而言是...
更新时间: 2023-03-16 阅读全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唐代边塞诗人王翰的这句诗至今仍散发着奇妙的魅力,让人忍不住幻想一千多年前那个有着无边星空的阔朗之地上,诗人举杯欲饮的场景。夜光杯是一种用玉雕琢而成的饮酒器皿,玉在中国很早就被使用了,而且它不仅是一种珍贵的...
更新时间: 2023-03-16 阅读全文>>汉代王侯对于玉器的尊崇和喜爱可以说是达到了痴迷的地步,从生至死,从公到私,玉器渗透到了每一个角落。良渚、殷商、春秋时代三大时期之后,汉代成为玉器使用和制作的又一黄金时代。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河北满城汉墓和广州南越王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汉代许...
更新时间: 2023-03-09 阅读全文>>蚌埠市双墩村内有两座高大的封土堆,这就是双墩春秋墓。两座墓葬间距80米,呈东北西南向分布。一号墓位于东北,坐落在淮河北岸距离约3公里的高出地表的原生台地上。双墩村两座墓葬是在1991—1992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双墩村北侧新石器时代...
更新时间: 2023-03-06 阅读全文>>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在良渚博物院正式对外开放。本次展览由山西省文物局、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主办,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晋国博物馆承办。展期从2022年12月6日持续到...
更新时间: 2023-03-02 阅读全文>>青玉三羊蕉叶双孔笔插,清在中国,玉器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它记录了人类生活与社会的变迁。唐代玉器灵性派:活泼天机、繁花似锦在唐朝,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使和田玉料源源不断,玉器的制作得到了很大发展,是继秦汉之后出现的新高峰。因唐朝社会风气的...
更新时间: 2023-02-15 阅读全文>>引言:玉器堪称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漫长的历史文化中似明珠一般熠熠生辉,玉器是我国传统富有特色的文化之一,传播广泛闻名遐迩、流传久远。我国身为世界上最早使用玉器的国家,玉器早已成为我国极富内涵的深厚文化底蕴的载体。孔子曾说:“君子如玉”。在中国...
更新时间: 2023-02-12 阅读全文>>引言自古以来,玉就是中国人心中洁净美好的代表。从玉可以沟通天地的神性,发展到万物有灵性,玉器可以传达万物灵动的生命;从玉是通天的君巫身份、权力的象征,到玉是君子人格、精神境界、道德品质的隐喻,这种中国玉器的内在美是一脉相传又发展变化的。现实...
更新时间: 2023-02-09 阅读全文>>上海震旦博物馆90件精品美玉大赏…… 上海震旦博物馆 良渚文化 二节琮上海震旦博物馆 良渚文化 二节琮上海震旦博物馆 良渚文化 二节琮上海震旦博物馆 良渚文化 七节琮上海震旦博物馆 良渚文化 七节琮上海震旦博物馆 良渚文化 神人兽面纹璜上海...
更新时间: 2023-01-29 阅读全文>>宋 玉举莲花童子故宫博物院藏在宋代,玉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抛弃了前代依据理念凭空设想制作的传统,转而追随普遍的社会心理,选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题材进行创作,使玉器具有强烈的世俗化倾向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其特点和标志便是 玉雕童子等作品在各种艺...
更新时间: 2022-12-30 阅读全文>>中国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制作玉器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我们国人对玉器的喜爱程度和接受程度都非常高,就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奖牌都用到了不同种类的“玉”元素,并且我们从小到大,最传统的也是最常见的配饰就是玉佩。在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中,更...
更新时间: 2022-12-25 阅读全文>>引言中华民族对玉石的热爱已经延续了数千年的历史,据考古发现显示,早在七八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时期,比如新石器时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已经发现和认识到玉石的独特性和魅力。汉朝在中外交流上互动频繁,张骞打开了和西域联系的要道,使丝绸之路得以畅通无阻...
更新时间: 2022-12-21 阅读全文>>安徽出土新石器玉人雕像,造型奇特怪异,专家:5300年前的妆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管是我们的祖先还是如今的我们,都对玉有一种特别的痴迷,尤其是古人,他们尤其喜爱玉,欣赏玉也是一种高尚的嗜好。早在公元前五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认识到了玉...
更新时间: 2022-11-24 阅读全文>>秋风萧瑟,落叶飘飘,烦人的蝉鸣终于告一段落,却不料因为它的出现,让我对蝉又有了一丢丢怀念。原来蝉的寓意很美好,是我肤浅了,竟有眼不识泰山,惭愧惭愧!最近在线上看到这件“指尖上的国宝”蝉纹玉饰,一下子就被它的造型迷住了,也太别致了吧!它一端为...
更新时间: 2022-09-23 阅读全文>>1644年清军入主中原,结束了明王朝动荡的统治。由于常年的战乱生产力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又加之清朝之初采取了落后的跑马圈地政策,以至于这一时期经济低迷社会非常混乱。不久在当政者推行的一系列变革中废除这一弊政,并采用了很多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力政策...
更新时间: 2022-09-02 阅读全文>>天门博物馆内,谭家岭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神人头像” 面带微笑。 长江日报记者邱焰 摄幅面不过三四平方厘米、厚度只有几毫米,但冠顶纹饰、眼耳鼻唇轮廓都异常清晰逼真、形象生动,甚至连微微张开的嘴中4颗牙齿之间的3道牙缝都毕露无遗,面色中还露出...
更新时间: 2022-09-02 阅读全文>>8月2日下午,由西北师范大学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科研平台集群主办,甘肃文化发展研究院、中国甘肃网、《丝绸之路》杂志社联合承办的“玉文化与华夏文明高端论坛”系列活动第三讲在线上成功举办,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古玉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韩斝以《史前至...
更新时间: 2022-08-11 阅读全文>>上海博物馆玉器馆,展陈面积500个平方,展出历代玉器300余件。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一共分成6个部分,有“神秘奇幻的史前玉器”、“端庄典雅的夏商西周玉器”、“灵动不拘的春秋战国玉器”、“雄健瑰丽的汉晋玉器”、“清新多元的唐宋辽金玉器”、“炫...
更新时间: 2022-08-02 阅读全文>>第二部分 端庄典雅的夏商西周玉器 (公元前2100--前771年) 夏、商、西周开始进入文明全盛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自身政权和实行礼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的用玉制度,产生了系列化的玉礼器,除了沿袭史前时期的一些种类外,还出现了不少新品,玉饰...
更新时间: 2022-08-01 阅读全文>>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名将李靖带兵南下,大破萧铣,平定荆襄。唐高祖李渊大喜,除了给李靖升职加薪,还赐其于阗玉带。于阗是唐代西域的一个小国,领地包括今和田等市,“其国出美玉,俗多机巧”,制玉水平发达,多次派遣使者到长安进贡玉器。于阗玉器...
更新时间: 2022-08-0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