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徽博物院的“璀璨星光——凌家滩文化展”、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玉韫·九州——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合”到良渚博物院的“东方五千年——焦家遗址与良渚遗址联展”,再到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下半年分别计划推出的“长江下游早期文明大展”和“中国古...
更新时间: 2023-11-02 阅读全文>>姿态各异的玉飞天,“翘袖折腰”的玉舞人,玉器“鼻祖”玉猪龙,300多件玉器珍品让人大饱眼福,一览玉器在各个朝代的演变历程。文博时空 作者 陈丽媛 形容人拥有财富地位用“金枝玉叶”,形容人品德高尚用“怀瑾握瑜”,形容人富有才气用“珠玉之论”,...
更新时间: 2023-10-19 阅读全文>>中国的玉器制作,历史悠久,种类丰富,特色鲜明。玉器不同的材质、造型、纹饰,不同的器类组合与使用方式,蕴含了与之相关的思想、文化、制度,构成了中国独特的玉文化。近日,“中国古代玉器”专题展览重装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深入探寻中国玉文化的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4 阅读全文>>“前方到站,含山南站。”伴着高铁列车的提示音,记者一行来到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高铁含山南站距凌家滩遗址约5公里,不少游客已经习惯地将这一站称为凌家滩站。经考证,凌家滩遗址是一处距今5800年至53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心聚落遗址,自19...
更新时间: 2023-08-17 阅读全文>>以玉通神、以玉礼天、以玉比德,中国玉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全国出土玉器最多的遗址之一,三星堆的美玉同样蕴含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基因。2021年9月2日拍摄于四川德阳广汉市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7号“祭祀坑”的玉器。新华社记者 王曦...
更新时间: 2023-08-07 阅读全文>>2016年,江西海昏侯墓考古成果与世人见面,海量的五铢钱,耀眼的马蹄金和麟趾金,大量乐器、棋具和典籍无不昭示着那个遥远年代人们的精神生活。“事死如事生”,这是汉代人的死亡观,尤其是皇亲贵胄。这样的墓葬文化,在距离海昏侯墓1400公里的北京丰...
更新时间: 2023-07-31 阅读全文>>“清供”的含义,一为清雅的供品,包括松、竹、梅、鲜花、香火和清素的食物等;二指古代器物、盆景等供赏玩的东西。文房清供多指的摆放于案头的小型器物,其形态多样、材质多元、功能多用,精美的造型和考究的工艺凝聚着能工巧匠的技巧智慧,反映着文人雅士的...
更新时间: 2023-07-28 阅读全文>>文博时空 作者 在初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最近上海博物馆重磅推出“何以中国”第二期——“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6月20日-10月8日),本展接续了2022年“宅兹中国——夏商周三代文明展...
更新时间: 2023-07-27 阅读全文>>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第二展 “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这些天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展览通过358件文物,呈现距今5800年至4300年以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为代表的第一个文明发展高峰中最伟大的成就。展出的文物中有迄...
更新时间: 2023-07-27 阅读全文>>文博时空 作者 在初 回到五千年前的长江下游的崧泽-良渚,我们将看到最初的江南,最早的王国,稻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这里,美玉石以物质之身拥有了神性,化为神躯,先民依此绝地天通,万物有灵的信仰底色出现了绝对垄断的“神人兽面”的神秘符号,玉...
更新时间: 2023-07-26 阅读全文>>浙江杭州西北部,有一片美丽的小洲,名曰“良渚”。五千多年前,这片土地上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为何这里会成为中国史前玉文化的一座高峰?玉,在遥远的“古国时代”,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寻古中国·玉石记》第三集《玉耀古国》,揭秘四五千年前“古国时代...
更新时间: 2023-07-13 阅读全文>>唐白玉神人佩高4cm成交价3,540,000港元唐青玉人鹿图佩饰无锡市扬名乡邓湾里顾林墓出土唐或辽 玉飞天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唐代 飞天上海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唐代玄宗禅地衹玉册美国史密森学会藏唐代玉狗唐代刻铭玉勒子人物抚鹿纹玉佩 唐代现藏...
更新时间: 2023-07-13 阅读全文>>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玉石记》,将于7月9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开播。5集纪录片将通过探寻中华先民发现玉、雕琢玉、使用玉、钟爱玉、赋予玉以丰厚精神文化内涵的历史和故事,见证...
更新时间: 2023-07-11 阅读全文>>古玉深埋地下,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表面结构水逸失,天长地久,生“熟”的视觉效果。石之美者,谓之玉”,玉,之所以区别于石,是因为:玉之美,而非玉之白!老玩家都会有一个感觉:往往质地特好的籽玉,很难达到特级白的标准,而,色极白的籽玉:往往质地...
更新时间: 2023-06-01 阅读全文>>齐家文化玉器,与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玉器,江浙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统称为我国三大古玉系列。红山文化玉器以产于辽宁岫岩玉为主要材质;良渚文化玉器以浅绿色、带有云母状闪亮斑点的透闪石为主要原料;而齐家文化玉器的材质中,不仅发现有黄河玉、青海玉,大...
更新时间: 2023-05-17 阅读全文>>从安徽博物院的 " 璀璨星光——凌家滩文化展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 " 玉韫 · 九州——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合 " 到良渚博物院的 " 东方五千年——焦家遗址与良渚遗址联展 ",再到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下半年分别计划推出的 " 长江...
更新时间: 2023-05-10 阅读全文>>引言宋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其文化和艺术水平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宋代服饰佩玉作为宋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非常独特的意趣和价值,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本文旨在对宋代服饰佩玉的意趣进行深入探究,从三个不同的角度...
更新时间: 2023-05-10 阅读全文>>精美、神秘、润泽,是否满足你心里对古玉的所有想象?这些玉器从何而来?它们的主人是谁?距今已有多少年?......2022年12月,正值北赵晋侯墓地发掘30周年,良渚博物院联合山西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晋国博物馆举办展览:...
更新时间: 2023-05-09 阅读全文>>陕西工地挖出一盏千年前的玛瑙杯,竟然是唐代唯一的俏色玉雕!镶金兽首玛瑙杯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18件国宝级文物之一,也是不能出境展出的珍贵文物之一。它出土于20世纪70年代重要的考古发现“何家村窖藏”,它和那批谜一样的珍宝一起成为了传奇。相传,...
更新时间: 2023-05-06 阅读全文>>编者按:国宝之美,穿越古今,器以载道,恢弘万千。每件珍稀文物背后,都凝聚着古人的匠心智慧,镌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见证着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从2023年5月1日起,中新社“东西问”推出“镇馆之宝”系列策划(四),藉专家探究文物之意涵及其背...
更新时间: 2023-05-04 阅读全文>>中华玉文化从远古走来从未间断过,国人对于玉器的喜爱是刻在基因里的。在人类的幼年,面对自然的各种“神力”人类是那么渺小,在各种“危机关头”不知不觉地攥紧手,后来发现如果手里握着一件东西,比如一块温润的石头,有利于缓解自己的紧张。逐渐地,玉被认...
更新时间: 2023-05-04 阅读全文>>夏商周三朝,商的历史已经没问题啦,现在缺的就是夏存在的明确证据。但从一个侧面,夏是一定存在的,因为商代已经有了高度的文明,文明不会凭空产生,一定是一步一步积累而成,这个积累必定在夏或夏以前就开始了。商文明已经达到怎样的高度,看看后母戊方鼎,...
更新时间: 2023-04-24 阅读全文>>前言:阳和启蛰,品物皆春。当博物馆遇见春天,是一幅画里盛开的杜鹃花,是一场下了上千年的“春夜喜雨”,是见证商周时期春耕的木耜,是玉牌上灵动的昆虫,是铜壶上枝繁叶茂的桑树……正值春时,文物相约。由四川省文物信息中心支持,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四...
更新时间: 2023-04-15 阅读全文>>公元前3300-2300年的良渚文化,主要分布于太湖流域,中心所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古城遗址,是东亚地区最早迈入早期国家形态的区域文明,也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实证地之一。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基因,良渚文化是崇玉、用玉的文明,...
更新时间: 2023-04-1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