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半寸间:半寸间藏家交流平台由收藏家张建军先生建立,是集学术,展览,交易,收藏等一体的综合性平台。目前全网粉丝10w+,私域藏友1w+。我们立志10年建5个大学博物馆,已建廊坊师范学院张建军文物博物馆,张建军文物文化研究中心。影响,教会更...
更新时间: 2024-04-03 阅读全文>>玉璧的作用一般来说有几种,一祭天,二殓葬,三朝贺,四纳聘,五馈赠,六装饰。祭天和殓葬往往密不可分。后面四点其实从成语“珠联璧合”,“卞和献璧”,“价值连城”,“完璧归赵”等都可以看出来玉璧的其他作用。我们的古人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崇尚玉器。《...
更新时间: 2024-04-03 阅读全文>>大甸子墓地出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罐 记者李韵摄/光明图片翁牛特旗三星塔拉出土的红山文化碧玉C形龙 记者李韵摄/光明图片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凤 记者李韵摄/光明图片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勾云形器 记者李韵摄/光明图片半拉山墓地出...
更新时间: 2024-03-27 阅读全文>>一个审美的玉器时代谁创造了第一件玉琮?在第一个玉琮上过精神生活的人,又是一群怎样的人?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到了六千年前的江南。在江南太湖流域,诞生了第一件玉琮,这件玉琮的主人,在考古学里,被称为“草鞋山人”,是他们造就了“中华第一玉琮”。虽...
更新时间: 2024-03-05 阅读全文>>螭龙是我国传说“龙生九子"中的九子之一。 螭纹最早出现是在陶器和青铜器的装饰图案中,大约在春秋末、战国早期开始用于玉器的装饰上,最初的螭纹似龙像蛇,到战国中晚期才渐渐地与龙区别开来,纹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装饰图案。在我国装饰于玉器上的螭纹已有...
更新时间: 2024-03-05 阅读全文>>自新石器时代伊始,历商周至两汉,玉器的制作方兴未艾。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各个区域文化类型独具特色、百花齐放。古玉发展小史位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以蹄形器、丫形器、C形龙、玉鸟、玉蚕、神兽及神人等造型为代表,常见同一样稿的多样设计;制作工艺以雕...
更新时间: 2024-02-22 阅读全文>>伊斯兰玉石雕刻有着悠久的历史。13世纪,特别是15世纪以来伊斯兰玉器艺术的发展,与蒙古人的西征并成为该地区的统治者,及其对汉地玉雕传统的接受和推崇息息相关。13-15世纪伊斯兰玉器在造型上可见宋元艺术影响的痕迹,16-17世纪,伊斯兰玉器在...
更新时间: 2024-01-29 阅读全文>>黑龙江红辽古玉博物馆是陈列中国历代古玉器的专业性博物馆,展示了代表着五千年中华文明曙光的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黑龙江红辽古玉博物馆是陈列中国历代古玉器的专业性博物馆,展示了代表着五千年中华文明曙光的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其中代表性文物C字型...
更新时间: 2024-01-29 阅读全文>>白玉是中国人最为喜爱的玉石品种,它那洁白无瑕的质地,象征君子对崇高品格的追求。白玉器物因材质的原因,在表现形式上更为困难。由于白玉雕制的器物为色彩纯一的白色,在视觉上不易产生立体感,故要求工匠在设计和雕刻时要更具表现力,如在线条和结构上,要...
更新时间: 2024-01-15 阅读全文>>玉杯和酒总有着剪不断的联系,而这件玉杯则不然,它不盛酒,而是盛露水用的……1月5日,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的《文博日历丨这个杯子上刻满了“吉祥如意”》一文冲上微博热搜,珍藏在西安博物院的勾连云纹玉杯吸引了网友的关注。杯身上刻满了“吉祥如意”勾连...
更新时间: 2024-01-07 阅读全文>>凌家滩遗址,距今5800—5300年,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一处超大史前聚落,总面积超过220万平方米。从凌家滩出土的千余件精美玉器可以看到,此地的玉器直接影响了良渚玉器,对商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凌家滩及其周边文化区的位置。(图片来源:吴卫红...
更新时间: 2023-12-21 阅读全文>>“辽宁有国宝、辽宁有历史、辽宁有文化”。牛河梁既是空间地理概念,也是中华文明演进中具有标记意义的时间概念。在这里,中华大地诞生了“古国”,中华文明迎来了光彩绚烂的曙光。牛河梁红山文化不仅丰富了中华文明的谱系,而且丰富了文化大省辽宁的文化内涵...
更新时间: 2023-12-16 阅读全文>>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吸引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图为祭坛和积石冢保护展示馆。 本报记者 孙海涛 摄文创雪糕为红山文化收获了许多年轻粉丝。红山文化玉器在外省展览受到观众欢迎。 本报记者 朱忠鹤 摄在南京博物院“玉润中华”特展中,红山文化玉器...
更新时间: 2023-12-15 阅读全文>>所谓古玉难玩,其难有三:一是古玉难求,二是古玉难辨,三是古玉难赏。一、古玉难求中国可谓“玉文化之国”,因为只有中国才欣赏玉,懂得玉文化,西方的老外只欣赏晶体类钻石,这大概缘自东西方民族性格不同,而导致异样的审美情趣。老外性格外向,喜欢直来直...
更新时间: 2023-12-14 阅读全文>>“神韵”一词,在古玉收藏界具有极高的使用频率。通常,有经验的专家总是视“神韵”为古玉鉴识的要旨或灵魂。一些老道的藏家,每每端详一件真赝未卜的玉器,如果最后得出的是“缺一口气”或“有一点味道”之类的结论,那么,这里所谓“气”与“味道”,大致指...
更新时间: 2023-12-14 阅读全文>>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代子刚款青玉盒中国玉器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石器时代的玉文化萌芽开始,中国玉器跨越了8000余年的漫长岁月,足迹贯穿了中华文明的全部历程,因此具备其他历史文化遗存难以比拟的连贯性与完整性。古代玉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一方...
更新时间: 2023-12-13 阅读全文>>我国玉文化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形成了深厚的传统。至明清时,中国玉器艺术发展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峰。当时的经济文化背景为玉器发展提供了很大空间。玉器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青睐,贵族和平民,都把他们的审美意念和文化情趣融入到玉器之中。玉器工艺...
更新时间: 2023-12-13 阅读全文>>在宋代,礼仪被提升到了国家政治的高度,礼学研究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实施礼教成为帝王进行统治的有效手段之一。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却也造就了一个温文儒雅的宋朝。一、日常礼仪用玉宋代玉器装饰性强,富有生活情趣,宝玺、冠服、玉辂、鞍具、刀剑饰件...
更新时间: 2023-12-12 阅读全文>>中国甘肃网12月11日讯(通讯员 杨惠玲 赵浩聪)12月6日晚,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科技考古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秦小丽教授在线作了题为《玉器所见齐家文化时期甘青地区与关中地区的交流互动》的学术报告。西北师范大学公选课《中国玉文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2 阅读全文>>玉中识古,异纹入饰施艺于玉,如琢如磨雅昌艺术数据,用数字知识百科的形式,呈现玉器的相关历史知识。如需合作请与雅昌艺术数据官方微信联系。中国是玉的国度,中国人对玉普遍有一种特殊情感,尊玉、爱玉、佩玉、赏玉、藏玉,他们认为玉是一种美好的象征,也...
更新时间: 2023-12-06 阅读全文>>澎湃新闻获悉,“祀与戎:古代兵器攻略”12月1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展,展览通过展出百余件兵器文物,从良渚文化、二里头文化、龙山文化象征权力的玉石礼器,到东汉时期的玉韘形佩、魏晋南北朝弩机等,呈现了古代兵器的发展历史与功能内涵。清 乾隆《笵金...
更新时间: 2023-12-06 阅读全文>>古玉流光照今古,风华绝代韵奇音。玉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古以来便是祭祀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器物,常常与皇权挂钩。高古玉指汉代及汉代以前的玉石器,时间约距今2000~8000年。高古,即高雅古朴,此类玉石因年代久远,纹饰独特,因...
更新时间: 2023-11-25 阅读全文>>玉舞人玉龙云气双龙玉饰神人兽面纹琮玉卮在成立90周年之际,南京博物院于11月7日推出“玉润中华——中华玉文明的万年史诗图卷”特展。展览展示万年中华玉文明的灿烂历史,阐释玉如何成为中华文明最崇高的精神内涵。44家文博机构,600余件(组)珍贵...
更新时间: 2023-11-22 阅读全文>>自1929年在四川省广汉市月亮湾“燕家院子”首次发现玉石器后,三星堆遗址的持续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大量玉石器,为研究古蜀文明提供了重要考古资料。但近年来,有关三星堆玉石器产地和石料来源的问题,考古学界众说纷纭、各持己见。有的学者认为就是“川西...
更新时间: 2023-11-2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