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器从宋代开始正式进入了民间,从此不再是贵族的专属,普通百姓只要愿意就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玉器,而玉器也成为了商品参与流通,从此具备了“民玉”的属性。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代青玉狗正是由于玉器商品属性的这种深刻变化,导致宋代玉器具备了浓郁的民...
更新时间: 2022-04-18 阅读全文>>现代人喜爱手串,更多的是因为它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时尚文化的符号。除了清朝皇帝没有哪朝皇帝戴佛珠的,皇帝的手串大有学问。108颗和18颗佛珠所代表的概念:“108”在佛教看来是'人’在这个世间的'烦恼’的总和数----即人有108种烦恼。为了...
更新时间: 2022-04-17 阅读全文>>古之君子必佩玉。左结佩,右设佩。居则设佩,朝则结佩。齐则綪结佩。而爵鞸。凡带,必有佩玉,唯丧否。佩玉有冲牙。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周礼·玉藻》儒家好玉,《诗经》中常以玉来比喻高尚的人品。如《齐风·汾混洳》说:“彼其之子,美如玉。”《秦风...
更新时间: 2022-04-17 阅读全文>>中国玉雕可谓源远流长,由此甚至发展出了华夏民族所独有的玉文化。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根据孔子和孟子的理论总结出玉有五德,“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
更新时间: 2022-04-16 阅读全文>>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历程中诞生了很多的文化,玉石文化就是其间一颗璀璨的明星。玉石不仅是古代达官贵人炫耀富贵的工具,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血汗的结晶。即便是如今,玉石文化对我们的生活也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日常所用的成语“琳琅满目”、俗语“玉不琢...
更新时间: 2022-04-16 阅读全文>>1986年的5月,考古工作者进军反山开展发掘工作。此次发掘工作,不仅证实了反山是一座人工搬运土方堆筑而成的大土墩,而且还出土了一件神秘文物。这件神秘文物震惊中外考古学界,甚至它的出现足以改变整个中国历史的脉络。神人兽面纹或是蚩尤战神形象这件...
更新时间: 2022-04-15 阅读全文>>在中国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中,"玉文化"作为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在中华文化中不断贯穿着。早在春秋时期,士大夫群体间就流传佩戴玉器的风气。这些当时的贵族普遍认为:玉的温润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君子的性格——为人谦逊,待人温和。直到现在,我们在形容...
更新时间: 2022-04-15 阅读全文>>导读: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尚玉”,人们相信通过玉,可以实现死后身体的不腐,从而实现人生的转世重来。然而,时间再往前推,“玉”却似乎有着更为强大的功能。在古代,玉有着很强大的功能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崇尚玉器。尤其是汉代,汉代王族多穿着金缕玉衣下葬...
更新时间: 2022-04-14 阅读全文>>古玉收藏你在哪一层次?古玉的收藏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心生欢喜,第二层,看得出真假,第三层,悟得出精髓。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要把这三层弄明白的着实不多。比如说第一层。心生欢喜,很多人对玉仅仅是喜欢就买下,不去追究它的形制纹饰产地质地,无...
更新时间: 2022-04-14 阅读全文>>宋代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民间玉雕艺术勃兴,这使得宋代玉器已开始具有强烈的世俗化倾向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宋代人形玉雕中最常见的是童子题材,唐代佛教化生童子玉雕对宋代童子玉雕产生一定影响。在佛教中,化生是指无所依托,借业力而生者。佛教艺术品中为表...
更新时间: 2022-04-13 阅读全文>>中国玉器源远流长,民族特色鲜明,在长达七八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连绵不断,相沿不衰,这在中外古代雕塑艺术史中是独树一帜的。殷墟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上承夏及商代早期玉器的优良传统,下启西周玉器的先河,经200多年的生产实践,...
更新时间: 2022-04-13 阅读全文>>宋朝战乱频繁、纷争不断,但是在重农兴商、尊崇文化的理念下,不仅经济、文化极为繁荣,尤其是宋代的玉器,其审美水平更是到达了历史上的一个巅峰。宋 白玉骑凤仙人 故宫博物院藏玉器材质素净含蓄宋代的玉器,多以和田白玉和青玉为主,温润细腻的玉石经过匠...
更新时间: 2022-04-12 阅读全文>>西周玉器主要是作为身份地位的表征,是在重大礼仪典场合穿戴在身上的礼仪用器。学者蔡庆良在紫禁城杂志发表的文章《蔡庆良说玉玉器鉴赏之二商、西周玉器风格比较》中,有如下考证。既然是身上佩戴的饰物,就不能制作成如同商代的圆雕形制,因为这样不利于穿戴...
更新时间: 2022-04-12 阅读全文>>中国历史上最传奇最具争议的一块宝玉一定是和氏璧了。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可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说是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
更新时间: 2022-04-11 阅读全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史称春秋。春秋时期,周天子权力衰微,诸侯争霸,导致西周确立的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礼乐制度分崩离析。▲故宫博物院春秋兽面形玉饰各自为营的长期割据、礼崩乐坏后百家争鸣的思想解放,以及跟域外的文化交流,使得春秋时期的文...
更新时间: 2022-04-11 阅读全文>>引言崇尚玉器的习俗产生于上古时代,在周代得到了高度发展。当时的统治者在玉器中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人文情怀,在各种大型的祭祀、典礼还有与政治相关的外交、军事等多重领域引入玉器的身影,逐渐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用玉制度。佩戴玉器习俗的盛行,让贵...
更新时间: 2022-04-10 阅读全文>>夏商时期玉器的种类特色重仪仗轻礼器:玉器中的玉钺、玉戈、玉刀、玉戚、玉矛等虽在早期已有,但是到了夏;商时特别发达。相比之下,玉礼器不仅数量少,而且制作不精,处于相对衰落的时期。新出现的实用玉器:此时期出现的工具型量上比以前任何一个时期都多,...
更新时间: 2022-04-10 阅读全文>>春秋时期,随着铁器的推广使用,手工业进步发展,各诸侯大国中都有自己的治玉业,其中尤以中原各国和楚国最为突出。随着周制“礼崩乐坏",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种创新开放氛围对玉器业影响巨大。一些老的玉器器型消失,更多新品种纷纷涌...
更新时间: 2022-04-09 阅读全文>>在大多数人眼中,玉石是一种装饰品,但是实际上,玉石是一种文化符号,各学术流派都和玉文化相互影响,但是每个流派对玉石的态度并不一样。 儒 教 儒教一直是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直到今天我们仍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教思想对玉石文化的影响也是比较大...
更新时间: 2022-04-09 阅读全文>>唐末至元朝灭亡的4个多世纪中,朝代更迭,战争频繁,使玉器生产受到了一定影响。但即使如此,治玉技术仍不断广泛交流,继续进步。两宋理学思想和世俗化倾向深深影响着玉器制作,此时期的玉器主要以艺术品实用器为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特色都渗透...
更新时间: 2022-04-08 阅读全文>>玉是一种非常美丽的矿石,它是大自然的生产物,质地细腻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以雕琢成工艺品。我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开采和使用玉石最早的国家,是玉石文化的起源,新石器时期就有关于玉石文化的记载。我们的祖先利用高超的手工技艺将玉石雕刻成细致精美的...
更新时间: 2022-04-08 阅读全文>>明王朝的疆域扩大,玉料来源充足,玉料的种类更为多样化。同时,宋代兴起的市民文化继续发展,精美多样的生活用具、花样翻新的佩饰,以及各种陈设摆件,都是这一时期玉器制作的主流。另一大特色是出现了大量仿古玉器。其中仿古代青铜器造型纹饰的玉器十分盛行...
更新时间: 2022-04-07 阅读全文>>中国人和玉的牵绊可以上溯九千年,从远古时期高高在上的巫玉,到王权独占的皇玉,再到人人爱不释手的民玉,玉石一步一步从神坛走入到了民间,成了“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必备品。在象征文人墨客的书桌上,更是少不了玉的身影。玉制文房用具在夏商周时期就已...
更新时间: 2022-04-07 阅读全文>>“这里挖到过遗迹吗”“墓葬保存情况怎么样”“出土的玉料完整吗”……湖州德清雷甸镇王家里遗址烈日当空。考古发掘现场,专家汇集。在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一周年即将到来之际,6月17日,“考古中国·德清中初鸣良渚文化制玉作坊遗址群考古成果和保护利用...
更新时间: 2022-04-0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