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业又称琢玉业、碾玉业,又与珠宝业合称珠宝玉器行。玉器业主要敬奉丘处机,还有白衣观音、卞和等神仙和历史人物。丘处机,亦作“邱处机”,是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成吉思汗曾召见于雪山,尊他为神仙,爵“大宗师”,总领道教,后世称为长春真人。丘处机...
更新时间: 2022-05-26 阅读全文>>黄玉把牌——渔舟唱晚落霞与孤鹜(wù)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是《腾王阁序》中的传世佳句。缘此绝世意境,玉雕师刀笔并用,展现了别样艺术风采!黄玉作品《渔舟唱晚》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首先,黄玉质地...
更新时间: 2022-05-12 阅读全文>>从前,文学家作家张岱云:“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写到:“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癖”,意为嗜好。嗜好,意思指的是特别爱好。那什么是特...
玉圈行内有这么一句话,“三分原料七分工”。一件玉器作品的好坏,除了其本身的质地外,它的雕刻技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精湛的雕工,能更好地将玉石的温润、质感、灵气充分体现出来!从而提升玉器的艺术价值。不过,这玉雕技艺里,学问可多着呢,做一个合格的...
更新时间: 2022-04-24 阅读全文>>中国人的礼玉文化,从周朝时期就开始了,诗书世家、钟鸣鼎食,对于玉器尤为喜爱,以玉比君子,中国人习惯用不同材质的玉料制作玉石印章。玉印作为一种收藏艺术品,许多玩家对其格外偏爱。玉印的前生这是最早的“印”,以陶制印,将泥涂于模子,待半干后取出表...
更新时间: 2022-04-22 阅读全文>>很多外国人不理解,为何和田玉在中国如此受欢迎,为何大多数的中国人都爱玉、敬玉、崇玉,喜欢将玉佩戴在身上,或者摆在家中,难道仅仅是为了好看么?诚然,美玉的一大用途是装饰作用,但在中国人心中,它还有另一大用途,那就是趋吉避邪定惊,护身保平安。尤...
更新时间: 2022-04-13 阅读全文>>当代设计界,许多人都有着浓厚的“日本情结”。日本设计中所倡导的“器物美学”也恰恰契合了近几年国内对“工匠精神”和工艺文化的重视,在中国掀起一股热潮。然而国人对日本设计美学的接受与认可并非出于偶然,正是源自其内在对东方审美理念的高度契合与内在...
更新时间: 2022-04-02 阅读全文>>在之前的一个电视节目当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收藏大家马未都老先生与知名演员王劲松坐在一起聊个天,唠个嗑,喝喝茶,说说玉,娓娓道来,徐徐发声。低调的谈话,几个低调的人,外加低调的玉,没有大喜大悲,没有大笑大闹,只有说不完的故事,数不尽的历...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玉石之国”的美名,古人视玉如宝,作为珍饰佩用。很多人都喜欢戴玉,玉可以辟邪又可以保平安。但是,戴玉也有一定的讲究!因此,有中医所说“有的病吃药不能医好,经常佩带玉器却治好病”,道理就在于此。如佩带玉手镯长期的良性按摩,不仅...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正圆珠子作为饰品中最为传统的制形,在文玩圈中始终有着重要的地位。打个比方,圆珠之于文玩,就像生活之于白水,虽然平淡无奇,却又必不可少。但是随着文玩行业的发展,玩家开始不满足于常见的产品,整个文玩圈追求个性的氛围,也迫使作者与商家共同开创了不...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我们东方人甚是喜爱美玉,常常用玉来比喻人的德性。“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这是儒家讲究“君子必佩玉”。在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中,他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寄托在玉里,也以玉为主人公们起名,用玉来引导人物情感的发展。可见古...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前言一个懂得审美的人,就不止是生存,而是在生活了。去欣赏音乐和诗歌,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乐器,去绘画,这些事情跟美有关而跟利益无关,正是这些在有些人眼里“无用”的事情,才是我们灵魂的构成部分,才是我们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在芸芸众生中的独特之...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有人说:玉石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舍利。它坚韧、高洁、细腻深受国人的喜爱,不仅仅是文化内涵更有收藏价值。和田玉颜色众多,有的颜色少见、有的颜色受人热捧、有的颜色价格实惠,听说,集齐这十种颜色的都是玩玉大神!白 玩玉人对白玉似乎都是一见钟情的,白...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从古至今,关于和田玉的传说,也为珍贵的玉石平添了些许神秘。据传,大部分女性喜欢它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美容的功效,真的是这样吗?美容传说 据说唐朝时,有位家喻户晓的歌舞“天后”庞三娘。除了她的歌喉,最让人热议的就是她的容貌,40多岁仍能扮演年龄...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 俗话说,入行五年,不是专家,也是行家,大书法家米芾爱石成痴以至抱石入睡,中国人的爱石情结,化物美为君子精神之美。石乃中国君子文化的符号,诚信守诺,不争不辩,恒久不变,我们玩石之人到底在追求什么?
追求精品刚开始玩石,觉得好石头很多,...
徐学利对联:泰山玉 一石得证,蕴天地精华为造化, 连年有余,佑国家安泰于斯时。 倪红 七绝.咏泰山玉(新韵) 精雕细瑑玉出山,典雅高端质不凡。 古韵天成剔透色,千年瑰宝靓人间。 王志明 古风.咏泰山玉 厚重沉稳出泰山,海岱古韵铸大观。 岱色...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每当听到《弟子规》中「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段话,我就会深深受到触动,这是《弟子规》「泛爱众」的首句,告诉我们做人要有一颗仁慈仁爱的心,不仅仅是对人,对一切众生都要有一颗爱心,因为爱是一切的答案。反观自己,从小到大正是丢失了自...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秋水为神玉为骨”,可能是古代描写男子最清新脱俗的语句了,中国人自古就喜玉石之美,陶瓷的釉色就是模仿玉石的温润,不以白为美,而是以温润为美。“气韵生动”,最好的参照物就是玉石。那种温润幼滑,气韵自生的感觉,让你天生感觉与玉有一种冥冥之中的联...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史,中国自古讲究礼治,尊礼、重礼。玉以其固有的温润质地、丰富的色彩与通体的光泽经玉工细心琢磨成“器”,成为古代礼仪化玉饰品中最重要的佩饰。受贵族、豪商所推崇。“六器”是封建社会礼仪用玉的主干,即用六种不同形制的玉器...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岳工说:青海料年产量1000-2000吨,俄料海关统计每年进口500吨,和田山料的年产量多少岳工未明说,估计应与青海料差不多吧!和田籽料资源衰竭已是大家共识,但玉市上到处是所谓和田籽料,青海料几乎看不到,这还有多少可信性?很可能买的所谓籽料...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玉,古老而美好。世界上最美妙的玉器产自新疆和田。凝固的玉之龙脉隐藏在山中长达数亿年。玉的龙脉是大自然最美妙的结晶。随着地壳运动,玉的部分龙脉从山上爆发出来,暴露在风,雨,冰之间,展现出石的另一种感觉。经历过风剑霜刀的磨砺之后,部分玉石落在山...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01最初的玉,是人与神进行沟通的媒介 玉,其实是一种石头,却有水的温润。八千多年前,中国人的祖先就开始崇尚玉了,最初的玉,是人与神进行沟通的媒介。玉的象形字,就是三块美玉用一根丝绳贯穿起来,称“三玉之连”,指玉通天、地、人。古人认为,玉可通...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
...
在一个玉友群里,一位新加入进来的玩家问大家:玩玉这么多年,大家都收藏了多少玉了?其中一位玉友老李说:玩玉十六年,如今收藏了3块玉。新玉友很纳闷地问:16年的老玩家,才收藏了3块玉,是不是太少了。玉友老李说:一块精品,胜过百件普品...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