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意思是说天下有一个人了解自己,可以不遗憾了。不单独是人这样,事物也是有知己的。王朝杰作品 如菊以陶渊明为知己;梅以林和靖为知己;竹以王子猷为知己;莲以周敦颐为知己;石以...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我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玉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还表现了其独有的精神领域。“玉文化”也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纵观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人们对玉石的喜爱根深蒂固。玉并不单纯的代表一种美丽的石头,更是一种民族气节的传承。玉是从石头中...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这一句家喻户晓的俗语,背后却有着很深的含义。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这句话的核心是“养”,养是动词,有相互性。即我养你,你养我。这就像家里养一只小狗,小狗会给主人以互动,比如摇摇尾巴,主人会高兴,进而给它一...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的祖先历来就爱玉,欣赏玉是一种高尚的嗜好。我们的祖先早在公元前五千多年,就认识到玉石的坚硬和美丽,玉石不仅可以用来磨制工具、武器,又是美丽的装饰物件,寄托了人们的艺术情怀和精神追求,而且还作为一种礼器用来祭祀祖先,...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这一句家喻户晓的俗语,背后却有着很深的含义。 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这句话的核心是“养”,养是动词,有相互性。即我养你,你养我。这就像家里养一只小狗,小狗会给主人以互动,比如摇摇尾巴,主人会高兴,进而给它一块骨头。...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我们常说:玉有五德,九德。在古人眼中玉便是世间最完美的化身,能用玉夸赞一个人,一定明德惟馨、德高望重,那么玉德到底和玉有什么关系哪?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对于中国人而言,和田玉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感,既秉赋天地之灵,又承载美好德行教化,代表着隽永、可思的文人品味。从古至今,它们自然流畅并含蓄深刻地记录着中华文化每个继往开来的历史阶段。和田玉是创作的载体,同时,他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和自身的语言,如...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在关于玉文化理论的发展中,论证得最为系统和全面的当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正是它承先启后,用新的理性主义精神解释了古代原始文化中就已经发生的玉文化理论,摆脱了原始宗教巫术中关于玉文化的传统观念,奠定了中华玉文化最核心的理论基础。从他开始,...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书说文解字“玉”.在讲“王”字时,我们提到了“王”和“玉”在古代书写都是“三横一竖”。从下图写法上,我们可以看出,“玉”字也是三横一竖,没有多出一点,只不过中间的横是居中的。我们再看下图“玉”字甲骨文写法:用一根绳将玉石串起来的样子。我们看...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璞【pú】 ,古人称蕴藏有玉之石或未琢之玉,从古到今璞玉都被世人所珍视,一直被当作珍宝。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曾有详细记载:“凡璞藏玉,其价无几......此已当之重宝也。谢彬访问新疆时,也提及:“有皮者价尤高......盖玉之带...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许慎在《说文解字》说:“玉,石之美者”,这种定义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玉与石的概念太过于宽泛、模糊。直到现代人对于玉石有了严格的区分标准。通过这些标准人们把玉石从石头中剥离出来,巧合的是最被男人喜欢的那些石头也就是这些玉石,古代文人墨客咏叹把玩...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中国女子生来佩玉。玉质柔顺,质地细嫩,品味卓绝,与东方女性皆为一体。沉寂中,即使穿越千万年的时空,也难以改变他们对绝世美玉的追求和向往。假如说男人玩玉刚毅大气,女人玩玉则优雅婉约,那么,女人该戴哪种题材的和田玉呢?手镯设计这款玉由来已久,源...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早在新石器时代,玉镯就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玉镯的原型有两种看法。一种是由玉璧发展而来,玉璧是一种圆扁玉。另一种说法是,玉镯是由良渚文化中的主要玉形演变而来的。从商周到战国,手镯的形状和颜色都非常丰富。这一时期玉镯的形制和新石器时代的玉镯...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打开厚重的中华文化史,玉文化犹如一本古朴的线装书,墨香四溢。它以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底蕴,汇人文之精美、容历史之精华、纳艺术之精髓而博大精深,独具魅力,被誉为“东方艺术”,在中国文化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华玉文化在中原...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最近,青蓝后台收到了很多朋友的留言,主要是大家问了一些自己在玩玉、藏玉方面的困惑。这些问题形形色色,但也有一些共性。所以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经常会困扰我们一些高频问题。同时也算是给大家做一个小知识的普及。1.和田玉到底算不算宝石?严格来说...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玉雕艺术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部分。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玉雕艺术传承千年,历经波折。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丰富,玉雕艺术的内涵也得到不断丰富充实。在当代,无论是造型还是文化内涵,玉雕艺术作品都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而丰...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千古一问:好男人离不开什么?有人说,好男人离不开茶,毕竟千秋大业一壶茶; 也有人说,好男人离不开酒,毕竟万丈红尘一杯酒; 但还有人说,好男人离不开玉,毕竟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喝茶,聊的是人生,思的是哲学; 喝酒,讲的是大话,吹的是牛皮; 佩玉...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苏然 和田玉籽料九龙玉镜苏然 和田玉籽料九龙玉镜古人似乎并不排斥玉材色泽的多样性,比如:红山玉器、良渚玉器乃至后来的宋辽玉雕设计,这时候,玉材色泽的多样化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可能性,更在自然哲学的层面建立了完善的创作表情。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华夏文明博大精深,延续五千年的文明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瑰宝,其中就有老祖宗给我们总结的,“人生十六字”,这“十六字”囊括人生,包罗万象,这“十六字”伴随每个人的成长。小编仔细揣摩,竟和玉石不谋而合,一、德。君子比德于玉,故而佩玉之人会因此而自有...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这是玩家对于玉石养生功效最为普遍得一种说法,但是这种说法真的靠谱么?有的玩家会说“老祖宗说的话怎么会有错?”事实上老祖宗的话真的不全对!01人玉互养的由来 “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这种人玉互养的说法是关于...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古时候穿着汉服时,常常给衣服佩戴配饰,有一种挂在腰间的配饰统称为禁步。从前,禁步一直都是非常流行的饰品,一些达官贵族,常常使用一些昂贵的禁步突出自己的身份。那他们到底是怎么选的呢?禁步作为古代的一种饰品,大体是将不同形状的玉佩,用彩线穿编到...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说起“玉”这种东西,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奢侈品”,没错,从古至今,只要是那种纯粹天然、质地上乘的玉石,都是比较昂贵的东西。如果再经过名师加工雕琢,更是贵上加贵。很多喜欢玩玉石的朋友,或者是这方面的收藏家,经常会去盛产玉石的地方玩“赌石”,所...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注定是名垂青史的……如果是一个物件,一个收藏品,或者一个艺术品,是否也可以如人一般在历史的浮沉之中具有某种色彩和传奇呢?翡翠,被称之为玉中之王,主要产区在缅甸雾露河流域,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不算太长,但它的文化价值,却随着...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山水一直以来是中国人的寄情之所,我们将情感和艺术托付给山水,“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我国在山水画,山水诗歌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同为艺术表现形式的玉雕作品,亦与山川江河相融相依,相互组成绝妙的视觉和感官氛围。艺术,表现人文情思...
更新时间: 2022-03-2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