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作为东亚地区最早进入早期国家形态的文明之一,其高度发达的玉文化成为中华礼制文明的先声。良渚社会形成了以琮、璧、钺和复杂头饰等为代表的成组玉礼器系统,开启了中华礼制文明的先河。良渚文化玉器不仅是身份与权力的象征,更与宇宙观、社会秩序...
更新时间: 2025-03-28 阅读全文>>△金沙遗址出土的玉璋图据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堪称旷世神品的精美青铜器、前所未见的稀世金器、雕刻有繁复纹饰的象牙器……数年前,“再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带给世人无数惊喜。这些造型独特、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青铜器,吸引了无数世...
更新时间: 2025-03-14 阅读全文>>玉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典型代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C”形玉龙,因体型大、工艺精被誉为“中华第一龙”。2024年,红山玉龙“家族”增添新成员,考古人员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下洼镇元宝山积石冢发现一件长15.8厘米、宽9.5厘米、厚3厘米的玉...
更新时间: 2025-03-13 阅读全文>>开栏语:据“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出土文物显示三星堆文化与中原地区、西北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存在密切的互动与交流。”从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饰到工艺考究的兽面纹青铜尊,从造型奇特的陶盉到意蕴独特的玉器……出土自不同的地区,文物...
更新时间: 2025-03-11 阅读全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除了追求服装的精美,古人在服装的配件上也颇为讲究。譬如带饰,就是伴随中国古代服饰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腰部配饰。先秦时期,人们在穿上衣下裳式的礼服时,会在腰间由里而外系一条革带和一条大带,大带一般用丝织物制成,主要起到装饰作用...
更新时间: 2025-03-09 阅读全文>>“玉器时代”的一体化或统一性是如何体现的呢?费孝通对于“统一性”有一个平易的认识。统一性就是“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是一种交往互动、相互依存,彼此谁也离不开谁的状况。正是在这种长期依存而不自知的过程中,统一性形成了,民...
更新时间: 2025-02-26 阅读全文>>“化干戈为玉帛”为一则来源于中国历史故事中的成语,比喻使战争化为和平(干戈分指古代的两种兵器,玉帛指玉器和丝织品)。而藏于甘肃庆阳市博物馆的中国国宝级文物“乍册吾”玉戈,则鲜明地呈现出在3000年前的商朝,如何如润物细无声地“化干戈为玉帛”...
更新时间: 2025-02-16 阅读全文>>商周两代玉器的艺术特征在继承原始社会玉器主要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和发展。在玉器制作中采用夸大局部,不求形似,突出神韵的象征主要表现手法,使玉器更富于观赏性和装饰性。时代风格表现为崇尚自然,追求真实,富有流畅婉转的韵律感,在商、周玉器中...
更新时间: 2025-02-14 阅读全文>>中国日报11月22日电(记者 赵旭)2019年7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而良渚文明,更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关于...
更新时间: 2024-12-03 阅读全文>>良渚玉璧良渚玉琮良渚文明有着发达的稻作农业良渚文化墓葬陪葬着大量的玉器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张弋 文/图提到良渚文化,精美的玉器令人印象深刻。中国人好玉,也常用玉来比喻君子。玉的背后也有着一套复杂的礼仪制度,这也是中国礼文化的重要内容。《...
更新时间: 2024-11-29 阅读全文>>今年是石家河遗址发现70周年之际,“玉神——石家河玉文化特展”于2024年2月1日至5月19日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举办。 本次展览由湖北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主办,湖北省博物馆、天门市博物馆、荆州博物馆、...
更新时间: 2024-11-08 阅读全文>>长江——中华文明的摇篮。一万年的文化史,众多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物,勾连起长江的古与今。“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专题报道推出:“文物篇——镇馆之宝请出列”,通过对长江沿线博物馆“镇馆之宝”、地标性文物古迹等可移动与不可移动文物的探访,挖掘长江沿...
更新时间: 2024-11-05 阅读全文>>“这件玉琮,和良渚的玉琮很像哦!”,当我们走进青海省博物馆时,面对着琳琅满目的文物,这一件小小玉琮,最先吸引了我们的眼睛。因为太熟悉了。官方的介绍是这样的:公元2000-3000年前,青铜时代,高7.9厘米,宽5.2厘米,厚5.2厘米。青海...
更新时间: 2024-10-21 阅读全文>>大唐盛世,国土一统,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唐代的工艺美术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陶瓷、染织、金银器、漆器、木工艺、雕刻工艺以及玉器工艺等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尤其在装饰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创造了汉代以后的又一个巅...
更新时间: 2024-06-21 阅读全文>>中国人自古就崇尚玉文化。到了唐宋时期,受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玉器有了新的特点和变化。唐宋两朝是中国封建社会非常繁荣的时期,特别 是在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马未都 观复博物馆馆长宋代 白玉卧犬 观复博物馆藏宋代 透雕对舞飞天玉佩 观复博...
更新时间: 2024-06-21 阅读全文>>龙山文化玉器精美绝伦,展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高超工艺。玉器设计独特,纹饰细腻,融合不同文化精髓。玉铲、玉圭等器型均体现了古代工匠的匠心独运,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于铜...
更新时间: 2024-05-30 阅读全文>>文博时空/文 文博时空 作者 陈丽媛文物摄影|杜广磊设计|阿孙玉是象形字,始见于甲骨文,像一串玉之形。本义即指玉石。《说文》:“玉,石之美。”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可能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形态比玉文化更加古老,而且从未间断。早在9000多年前的新石...
更新时间: 2024-05-28 阅读全文>>玉钺 所处年代:新石器时代器物规格:长15.5厘米 宽10.2厘米出土地点:南阳黄山遗址馆藏单位:河南博物院□本报记者 温小娟 实习生 马雪菲电影《封神》中,纣王在登基大典上手持的“小斧头”,知道它是什么吗?它就是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最重要...
更新时间: 2024-05-28 阅读全文>>文博时空/文 文博时空 作者 康馨文 文物摄影|杜广磊“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发千古之忧思。此凤凰台在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陕西咸阳也有一个凤凰台,而...
更新时间: 2024-05-20 阅读全文>>清 乾隆御制翡翠雕辟邪水丞此件辟邪水丞采用整块翡翠为原料,所选用的翡翠石料质地坚密均匀,呈半透明,颜色均一,通体呈现均匀的浅水绿色,局部带有黄翡巧色。选材巨大,几乎没有杂质和绺裂,这不但在当时即便是现在来讲也是极为奢侈难得的。翡翠荷花童子...
更新时间: 2024-05-13 阅读全文>>长江下游到了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期,地域的关联促进了文化共识的形成【导读】4月27日,文汇讲堂第169期“上海文明探源:贯古通今向未来 上海6000年”(简称“上海6000年”),启动首讲《最初的上海: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到良渚文化》。上海博物...
更新时间: 2024-05-13 阅读全文>>“老乡家门口的石墩子,都是玉石做的。这种玉漫山遍野。”神话学家、中国比较文学会会长叶舒宪,在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渭河岸边的山沟里找到了《山海经》里记载的“玄玉”玉矿。《山海经》记载,黄帝在峚山种出了玄玉:“峚山其上多丹木……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
更新时间: 2024-04-30 阅读全文>>铜兽面 三星堆遗址出土玉神人头像 石家河谭家岭遗址出土神人兽面及鸟纹玉冠状器 良渚瑶山遗址出土玉獠牙神面牌饰 孙家岗遗址出土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通讯员 汪筠 实习生 杨子妮眼下正在...
更新时间: 2024-04-10 阅读全文>>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然而在史前文化时期,艺术品中的人物造型,并不是简单的对客观事物的刻板描绘,“它是插着原始宗教(或巫术)的翅膀降临人间的”。当时,远古人按照自己的模样,创造出了一个个他们所需要,所敬仰的人物神灵,并尽自己的技艺和能力,给作...
更新时间: 2024-04-04 阅读全文>>